贵州MODIS植被叶面积指数对山地气候的响应

来源 :全国卫星应用技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yufei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揭示贵州山地植被覆盖变化对气候的响应,为气候变化对西南山地植被变化的评估和应对方案提供科学依据。用EOS/MODIS分辨率为1km,取样点为3×3个像元卫星数据反演的贵州省2000-2005年8 d合成叶面积指数(LAI)数据和分别与取样点所在地对应的72个气象站逐日气象资料,分析了LAI的时间变化规律,主要生育期(4-10月)空间分布特征,以及LAI与气候要素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贵州多年平均LAI的空间分布是东南部最高(4.0),西南部最低(1.0)。影响贵州山区LAI变化显著的气候因子是最高气温、平均气温、水汽压、最低气温和日照时数,与降水的相关性较显著。这与贵州的平均海拔在800-1800m和高原气候条件有关。大部分地区的最高气温只有32~35℃,除了少部分海拔在200-800m的河谷低洼地区外,平均≥35℃的高温天气口数极少,大部分地区甚至根本未出现,很难达到植物的上限温度。同时,LAI与最低温度显著相关(R=0.780)也表明,贵州植被生长对低温天气也较为敏感。与降水的关系不显著的原因是:由于贵州位于湿润气候区,降水量十分丰富,绝大部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 mm以上,并且降水主要集中在4-10月的植物生长季,水分供给量大大超过植物的需水阈值。在正常年份,水分条件不是贵州植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与降水量相比,大气中的水汽压可以更好的解释水分条件与LAI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亚热带高海拔的贵州地区,温度要素、水汽压和日照时数是影响LAI变化的最主要因子。此外,参考作物蒸散与LAI变化的相关性也较为显著。在考虑贵州植被年际间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时可以把它作为重要的因子。综合看来,未来贵州的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有利有弊,有利的是温度上升将使大部分地区植被生长和生态环境一定改善;但是在石漠化现象严重地区,由于温度上升,潜在蒸散的减少可能使生态环境会更加恶化。
其他文献
区域蒸散量的计算是农田干旱监测业务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利用遥感进行区域蒸散量的的估算,完成了传统的单站点到区域面的转变。探讨了基于能量平衡原理,利用卫星遥感数据估算
会议
针对FY2卫星数据和产品分析与应用平台缺乏的状况,提出了利用可视化交互数据语言IDL(Interactive DataLanguage)构建并实现了专门的可视化系统。系统实现了FY2数据及产品的读
气候变化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响应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而植被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变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研究了1982~2006年期间浙江省植被指数
会议
利用中国东部SPOTVGT-NDVI数据和气象站点的日平均气温和降水资料,分析了1998~2007年中国东部植被NDVI在全年、春季、夏季和秋季对气温和降水变化的旬时空响应特征。结果表明,中
会议
本文简要给出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FY-3A星VIRR、MERSI数据的特征和应用,对存贮数据的HDF5格式和IDL语言调用方法进行描述,在此基础上给出FY-3A星的辐射定标和几何校正算法,最后使
我国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A星(简称FY-3A)上搭载的中分辨率光谱成像仪(MERSI)具有5个250m分辨率通道,进一步加强了对地表精细地物的观测能力,为大面积干旱监测提供了新的
会议
本文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气象卫星资料在中国天气网网络服务中的应用情况,包括卫星频道产品服务、多种气象灾害监测服务等。通过问卷调查、网站流量统计获得大量信息,系统地总结分
会议
近年来,太湖的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政府和科学家们关注的焦点,进行太湖水质参数监测是科学管理和有效保护的前提,而遥感技术是一种全面、快捷、动态的监测手段。本研究将通过对太
会议
基于中分辨率成傢光谱仪EOS/MODIS和FY3/MERSI数据,对其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分别选取2008年8月16日、2009年8月30日EOS/MODIS和FY3/MERSI遥感数据,分林地
会议
对现有的西藏中部10景ETM+数据进行了假彩色合成,并对合成影像进行了镶嵌。为便于分类,对镶嵌影像进行了拼接缝消除的优化处理。对消除了拼接缝的镶嵌影像进行了行政界叠加,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