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仪式被定义为一系列的行为动作,其特征是固定性与重复性。具身认知理论提出人类的认知活动是通过身体体验及与所处环境的互动形成的。仪式包含一系列的躯体动作又嵌套于特定的社会文化情境下,因此,本研究假设制定的仪式动作能够通过认知及环境——自律与环境线索提示——促进道德行为。实验一考察定制仪式对道德行为的影响,采用2(仪式操纵:有/无)×3(掷骰游戏获利对象:自己/朋友/陌生人)混合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在仪式条件下的被试表现的更加道德,在有奖抛掷骰子的游戏中表现出更少的欺骗行为。实验二为探究仪式是否区别与其它行为具有独特的心理后效,加入了与仪式动作脚本相同但不具有重复性的随机动作组,为3(仪式操纵:有/随机动作/无)×3(掷骰游戏获利对象:自己/朋友/陌生人)混合实验设计。预期结果:验证了实验一的结果,仪式组个体表现出更多的道德行为,同时随机动作组被试在有偿抛掷骰子的游戏中表现出的欺骗行为与控制组无显著差异,均显著高于仪式组。实验三考察仪式对道德行为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在前两个实验的基础上加入环境线索提示及自律感,在有无仪式条件下操纵有无道德词汇提示与自律感测量,观察个体在掷骰实验中的表现,实验设计为2(仪式操纵:有/无)×2(环境因素:有词语提示/无词语提示)×3(掷骰游戏获利对象:自己/朋友/陌生人)混合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在无道德词汇提示的情况下,仪式组个体表现更高的道德行为,而在有道德词汇提示的环境下,两组被试无显著差异。仪式组个体感知到了更高的自律感从而表现出更高的道德行为,而无仪式组被试并未感知到自律感,在有偿投掷骰子的游戏中,表现出更多的欺骗行为。总体来说,仪式会促进个体道德行为,而自律感在其中起中介作用,环境线索提示调节了仪式对道德行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