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粘结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梁桥

来源 :全国建筑物检测鉴定与加固改造第十二届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7236948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组成功研制并获国家专利且具有很强实际运用价值的碳纤维板张拉机具及锚具,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系统。运用该加固系统,课题组在实验室内进行了变粘结预应力碳纤维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同时对湖南省湘潭市湘乡洙津渡大桥进行了加固,通过加固后检测表明,使用变粘结预应力加固系统产生了良好的加固效果。同时运用在碳纤维板上面布设的光纤光栅传感元件,在加固后做了长期的碳板应变监测,研究了环境温度、锚具滑移及碳板徐变等因素对加固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预应力碳板加固系统拥有良好的长期工作性能;利用预应力碳纤维板进行桥梁加固具有很大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从本实验室构建的家蚕蛹期cDNA文库中筛选到一条序列,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完整的ORF序列,并将其命名为BmHSP20.8(Bomby.mor.heatshoc.protein20.8)。该基因ORF长为56.bp
王耀年是范扬先生的门生,师承的缘绪,造就他的绘风,初具大家气象端倪:那是一种立足多年学院教育奠定成的坚实的写实基础,而分别以两宋范宽、马远画风以及以元明诸家为鹄的综合成的风格样式。这种风格样式,前者,是以两宋儒学为学理支撑而变现成的图像显现;后者,则是以明清心学为支撑而变现成的图像显现。  从理性心理准备角度看,由于“师承”正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的以继承发展的主要途径,如先秦儒学之汉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