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直腿抬高试验(Straight leg raising test,SLRT)与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相关性,找出具有特征性的规律和特点,进而为提高LDH诊断的准确率、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及判断治疗效果和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病史0~5年内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腰腿痛患者145例进行临床检查,包括病史、查体、影像学检查,在145例病例中最后确
【机 构】
:
泸州市纳溪区人民医院骨科,四川省泸州市646000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四川省泸州市646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直腿抬高试验(Straight leg raising test,SLRT)与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相关性,找出具有特征性的规律和特点,进而为提高LDH诊断的准确率、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及判断治疗效果和预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病史0~5年内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腰腿痛患者145例进行临床检查,包括病史、查体、影像学检查,在145例病例中最后确诊为LDH患者有120人,本观察即是对已经确诊了的120例LDH患者行SLRT的观察,内容包括:SLRT与LDH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病程的关系;观察SLRT在LDH诊断中的阳性率;SLRT在诊断LDH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SLRT在不同节段的LDH中的差异性;SLRT与LDH髓核突出方向和突出的髓核大小的关系;SLRT与椎管狭窄的关系;SLRT在LDH手术后6个月的随访分析。
其他文献
目的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时,既要控制血糖,也要控制血压,而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决不亚于控制血糖,降低血糖可减少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但对大血管病变来说,降压较控制血糖更为重要.方法 我们对120例病人建立病历,定期随访观察血压及心脑血管病发病情况,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ISH(1999)和中国高血压病防治指南(1999)推荐所有糖尿病人的血压均应维持在130/85mm Hg(1 mm Hg=0.13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ARB)类药物缬沙坦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反应性的影响.方法 以SD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缬沙坦治疗组;建立链脲佐菌素(STZ)所致的SD大鼠糖尿病模型,2次空腹血糖≥8.7mmol/L,伴多尿、多饮、多食者为SD大鼠糖尿病模型,糖尿病模型制成8周后取大鼠肠系膜血管网用McGreger修饰法行离体Kreb-Ringers液体外灌流,应用八道生理记录
目的 观察短期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用于初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降糖效果及停药后维持时间。方法 40例初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4组,分组后分别给予3个月甘精胰岛素联合不同口服降糖药物(达美康缓释片、那格列奈、阿卡波糖、二甲双胍)治疗,停药随诊观察至少1个月。结果 (1)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不论联合任何一种口服降糖药物,均显示稳定、快速降糖效果,治疗后血糖快速达标,且停药后70%以上的患
目的 研究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与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关系。方法 测定30例非糖尿病对照者、22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无血脂异常及38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伴血脂异常患者的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等血脂指标,同时检测SAA、CRP水平。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将SAA、CRP与血脂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SAA 、CRP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组与对照组之间有明显差异,在新诊断
目的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老龄化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患病率也在迅速增加.糖尿病与骨质疏松的关系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骨质疏松症是以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性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系统疾病.2型糖尿病并发骨质疏松受多种因素影响,其机理及相关影响因素复杂,性别、年龄、体重、遗传、环境、生活方式、全身激素和局部细胞因子等对骨质疏松的发生均起一定作用,同时与骨代谢的调节因素及骨矿物质代谢有关.本研究
目的 对安顺市西秀区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控制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各种微血管并发症的流行病学现状及其相关危险素进行分析。方法 2008年贵医附院安顺医院对399名安顺市西秀区医保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的监测及相关并发症的筛查,分析安顺市西秀区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控制情况、糖尿病相关微血管并发症的流行病学现状及其危险因素。
目的 通过测定右跟骨的强度指数(STI)间接了解其骨密度的变化,并通过对性别,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进行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变化规律和其与肾病的关系,以便明确影响骨质疏松的因素,采取有效地治疗措施,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研究对象资料来源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内分泌科病房及门诊病人;测定71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右足跟骨的强度指数(STI),比较糖尿病患者中男性及女性骨质疏松的发病率,采用x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半椎体切除、矫形植骨融合治疗成人半椎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0年7月,对4例半椎体所致成人侧后凸畸形行一期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半椎体切除、矫形植骨融合术、年龄24岁~38岁,平均27岁,术后随访6个月~2年平均1年2个月。通过术前、术后及随访时站立位脊柱正位和侧位X线片测量,评价冠状面及矢状面的矫形效果。
目的:针对腰椎结核不同椎体的破坏范围,在减少创伤、彻底清除病灶的前提下,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更好重建脊柱稳定性,纠正畸形,保证融合率.方法:按腰椎椎体破坏范围分为以下类型:1,单椎间隙破坏2,两个以下椎体破坏(腰骶段除外)3,两个以上椎体破坏及腰骶段(骶椎破坏明显).选择手术方法:1型采用前路小切口短节段固定2型一般采用前路Ⅰ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3型采用后前路Ⅰ期或分期经椎弓根钉棒、骶髂骨钉固定,
目的:探讨多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中上胸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自2007年起收治的15例经多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椎骨折脱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受累椎体统计,15例共20椎:T43椎,T65椎,T710椎,T82椎。按Hanley-Eskay分类:爆裂骨折6例,骨折脱位7例,爆裂脱位2例。术前脊髓神经功能按美国脊柱脊髓损伤协会(ASIA)标准分级:A级:6例,B级: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