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各种病理因素作用下,腹腔内压力急剧升高,导致心、肺、肾等器官功能障碍,这样一组临床综合征就称为腹腔室隔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其临床表现凶险,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高,治疗困难,死亡率极高。总结现有文献,创伤和腹腔感染是ACS最常见的发病原因。目前对于ACS的发生率尚缺乏大宗详细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一般报道在外科ICU病人或创伤病人中其发病率在1~2%之间。按病因分类,ACS可分为急性与慢性或原发性与继发性。ACS的基本病理变化是腹腔内压力异常升高,压迫脏器、大血管等导致心脏、肺和肾脏等器官功能损害。ACS与全身炎症反应还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加重脏器损伤,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ACS诊断标准也存在一些争议,多数认为应主张根据临床表现结合检测腹腔内压力做出诊断。ACS临床特征主要包括腹膨胀和腹壁紧张、休克、呼吸和肾功能不全。但腹腔内压力达到何种程度才诊断ACS尚无统一意见。监测腹腔内压力的方法有测定胃内压、膀胱内压、下腔静脉压和腹腔直接测压等,监测膀胱内压是目前应用最多的方法。目前多数学者均认为外科手术减压是ACS主要的有效方案,但在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手术疗效等问题上,尚存在争论。作者总结本单位2000年6月至2009年6月共计诊断创伤后腹腔室隔综合征20例,最常见致伤原因为道路交通事故,其次为高处坠落。其中9例病人腹部损伤于损伤发生72小时后才得到诊断后转来我院。20例病人总死亡率为45%(9/20)。提高对多发伤合并腹部损伤的警惕、动态监测腹部症状和体征的变化,及时诊断和处理腹部创伤有助于减少创伤后腹腔室隔综合征的发生。根据患者损伤情况,选择恰当的个体化手术方案有助于降低创伤后腹腔室隔综合征的并发症和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