羧甲基壳聚糖调控水热合成纳米羟基磷灰石

来源 :2017中国生物材料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qh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生物矿化组织往往含有多晶型和单晶型矿物,它们的结晶形貌、尺寸、大小和方向往往受所处环境尤其是有机大分子如蛋白质和多糖的调控[1]。磷酸钙(CaP)是脊椎动物的骨骼和牙齿的主要矿物成分,被广泛应用于骨再生。在过去十年,骨组织工程的主要目标是发展生物降解材料作为填充修补大块骨缺损的骨移植替代物。骨骼和牙齿由少量有机质和大量无机矿物组成,其中有机质可以调控磷灰石形成特殊的微结构,以适应在人体内遇到的机械力[1]。磷酸钙(CaP)所有晶相中,纳米HA 是最接近人体无机矿物成分的晶相,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是研究生物矿化过程和骨组织工程的最佳材料,有机物调控合成纳米HA 是其必经之路。
其他文献
聚合物凝胶具有三维(3D)网络结构,网络中可以负载药物或固定水等溶剂,可应用于组织工程和作为细胞,药物,蛋白质或基因的传递载体。与传统凝胶不同,采用动态共价键(DCBs)作为交联方式的刺激响应水凝胶有望同时显示物理作用交联凝胶的刺激响应性和化学键交联凝胶的稳定性。我们通过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技术,合成了一系列丙烯酰胺(AM)和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的共聚合物。聚合物与己二酰肼反
电活性水凝胶是一种智能水凝胶,其通过共聚、交联、接枝、掺杂等方法使电活性分子形成在高亲水性凝胶内部网络结构之中,集合了凝胶特性和电活性特性。凝胶成分赋予了复合材料高亲水性、溶胀性、胞内和胞外的生物相容性以及小分子在体系中的高扩散性。电活性分子赋予了复合材料高导电性、电化学氧化还原性、电机械转换性等。二者的结合突破了许多电活性材料不能用于生物机体的瓶颈,用于生物组织时,凝胶特性赋予了其良好的生物相容
作为第二大致盲性眼科疾病,角膜病防治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其中角膜供体严重匮乏导致大多数患者难以复明。因此,本研究希望通过组织工程的方法寻找一种生物材料作为角膜替代材料,用于局灶性损伤角膜的结构修复和视力恢复。明胶作为胶原的水解产物,是一种天然生物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本文选用丙烯酸酸酐对明胶改性得到丙烯酸化明胶(GE-AA),同时对明胶进行半胱胺改性(GE-SH),使其具有光固化的特性。将改
肝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具有非常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目前,手术治疗仍然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但是由于肝癌组织与周边正常组织以及血管不规则浸润且易转移等特性,使得术中肿瘤边界难以精准识别和微小转移灶(d≤5 mm)难以发现,导致手术残留,术后五年复发率超过70%。
我们构建PLLA基含nano-Ag复合纤维,且实现复合纤维表面磷酸钙晶体的快速生长和成骨分化.研究结果表明PLLA浓度增大,纤维直径增大,其浓度较低时会出现液滴,PLLA浓度为14%时较佳.加入nano-Ag后,其浓度较低时纤维直径较均匀,Ag浓度为3~5%之间电纺纤维形貌较好.10天内复合纤维中Ag+每天都维持的这1.0ppm的释放量,实现nano-Ag的平稳释放.采用ED达到快速矿化钙磷盐的目
应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一种双层蛛丝蛋白血管支架,并研究其生物力学性能、体外降解性能和细胞相容性。方法:通过静电纺丝,制备(RGD-蛛丝蛋白(pNSR16)/聚己内酯(PCL)/壳聚糖(CS))/(pNSR16/PCL/明胶(Gt))双层蛛丝蛋白血管支架。探讨质量分数和管壁厚度对血管支架孔隙率、爆破强度、拉伸性能、缝合强度和水渗透性的影响,并检测支架的细胞相容性。将支架置于降解液中,于2、4、8、12
血管网络的建立对组织工程中功能性组织的构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微模块可以模拟复杂组织的微结构和建立血管化网络,因此,基于微模块自组装的模块法在大尺寸血管化复杂组织的构建方面具有巨大的前景。本研究,通过类骨单位微模块与可快速降解的明胶微球组装构建了血管化骨组织。成骨细胞和胶原酶包裹于胶原微球内部,微球表面接种血管内皮细胞,成骨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空间分布模拟了骨单位的结构。激光共聚焦和PCR 结果表
本课题以预钙化BC 为模板制备得到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58S 纳米纤维支架.Gel 复合制备了58S/Gel-1、58S/Gel-2 和58S/Gel-4 纳米纤维支架.58S 和三种58S/Gel 纳米纤维的平均直径分别为31nm、45 nm、60 nm 和76nm,表面粗糙度分别为3.25 nm、1.54 nm、1.42 nm 和1.28 nm.压汞和氮气吸附法的结果表明,58S 和58S/Ge
骨缺损常由于肿瘤、发育异常、外伤、感染等原因引起。近年骨缺损的快速愈合及大范围骨组织缺损的重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通过生物材料引导干细胞向缺损区域迁移、增殖、分化,以修复骨组织缺损的方法为修复组织缺损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寻找利于干细胞粘附,增殖,并向成骨细胞谱系分化的材料是至关重要的。石墨烯及其衍生物由于其独特的理化特性而备受瞩目。本实验通过溶液浇铸法制备石墨烯纳米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复合膜,
PMMA 骨水泥在骨科整形领域,尤其在椎体成形术和关节置换等有着广泛地应用[1]。传统PMMA 骨水泥具有固化时间短、力学强度高等特点,可适用于承重部分的骨修复植入,能够与植入的假体形成较好的结合。但PMMA 骨水泥不能降解,缺乏生物活性,与宿主骨之间的界面结合力低,固化过程中的热释放易损伤宿主组织,长期植入后界面容易老化、破裂,最终导致无菌性松动或者植入失败,引发患者植入部位的疼痛,降低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