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食品微生物学及其在肉类工业中的应用

来源 :第五届中国肉类科技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e7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测食品微生物学是以食品微生物学、生物统计学及工程数学等学科为基础,通过微生物生长特性与环境因素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建立,最终实现对食品加工和贮运等过程中的产品品质及生物安全进行智能化监控的科学。 本文阐述了预测食品微生物模型的分类、建立、发展及其在肉类工业中的应用前景,并提出了预测食品微生物学实际应用于肉类工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其他文献
本文阐述了电刺激技术的起源、电刺激技术在牛羊肉快速成熟中的应用及其影响因素,以及电刺激加快肉的成熟速度的机理,并依据已有的研究结果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该领域内继续研究的方向和可能途径。
本文以复合南瓜肉糜香肠为试验模型,通过质构分析、水分活度测定及感官评价分析,研究了添加不同比例的淀粉和酸变性淀粉(占原料肉的10%-30%)对复合蔬菜香肠的加工品质特性的影响,为产品配方筛选和生产工艺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本文研究了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发酵香肠香气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峰面积相对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在香肠成熟前后,酯类、酮类、醇类、挥发酸、挥发性酚类物质以及萜烯类等风味成分的相对含量变化很大:总酯类风味成分含量呈明显下降的变化趋势,但随着成熟过程的进行,总酯的含量又有所上升;总醇类风味成分变化呈明显的上升趋势;总羧酸类含量变化呈现一定的菌株效应;酮类物质的相对含量为成熟前比成熟前的要高;
长期以来食用咸味香精、天然香辛料和风味料的研发与生产、市场与应用,始终困扰着生产香精和肉制品行业的稳健发展。本文对其焦点与瓶颈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中外传统饮食文化与中国肉类制品风味有机结合的创新应用技术问题,介绍了中国肉制品从传统熟食品和传统肉制品加工,发展到改革开放后肉制品在无序和不规范高速发展阶段,直到2005年的QS认证的市场准入制度的新阶段,对中外传统饮食文化是肉制品风味研究的源泉进行了
本文阐述了如何实现肉兔始终保持相对健康状态及生产绿色兔肉产品的养殖,为广大肉兔养殖户提供生产绿色兔肉产品的养殖技术。
本试验的目的是利用体外酶解法快速评定不同酶制剂在小麦型日粮中的应用效果.针对小麦的营养特性,本实验选用酶制剂1#(E1)、酶制剂2#(E2)、木聚糖酶、欧蒂酶等4种不同酶制剂(均以木聚糖酶和β-葡聚糖酶为主),测定其木聚糖酶和β-葡聚糖酶的酶活,然后在体外环境下模拟猪胃肠道消化环境,并使不同酶制剂与小麦-浓缩料型日粮在一起充分反应,然后利用DNS比色法测定反应物中还原糖总量(本试验以葡萄糖计)来评
根据猪的消化生理特点和选择的饲料原料,确定猪用复合酶以酸性蛋白酶、木聚糖酶为主,兼有纤维素酶,并采用单因素搜索试验对培养基组成、培养条件进行优化.试验确定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麸皮60g,纤维素粉40g,豆粕10g,(NH4)2SO42g,MgSO10.05g,K2HPO40.1g.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量W(曲种)为0.3﹪,每克原料含3×105个孢子,培养温度30~35℃和适宜的培养时间.在此条件
果胶类物质是非淀粉多糖中最为复杂的一类多糖,其作为细胞壁和细胞间质的组成成分,直接影响着动物对植物性饲料原料中养分的利用率,而单胃动物消化道不能分泌果胶酶,因此,更突出了其添加的重要性.本文从果胶、果胶酶及其在养殖业上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植酸酶应用于养鸡生产中,可以分解植酸及其盐类,释放无机磷,提高蛋鸡、肉鸡对饲料中植酸磷的利用率;低磷日粮中适量添加植酸酶,可以替代日粮中添加的无机磷,使蛋鸡、肉鸡的生产性能达到正常含磷组的水平;同时日粮添加植酸酶可以提高钙、磷等养分的利用率,改善相关生理生化指标,提高蛋鸡和肉鸡的骨骼质量,此外,还可以减少粪便中钙、磷排泄量,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文就β-葡聚糖酶的来源、结构和功能及其在畜牧生产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