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共同核心素养到学科核心能力:以英语学科为例

来源 :第六届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na_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提倡核心素养培养的今天,宏大的共同核心素养蓝图将走向学科核心能力培养的教育实践当中,以发展学生能力为目标的教育教学理念将深入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教育教学活动将围绕这个目标实施开展。素养的获得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教育需要耐心;但是一代人的受教育时间是有限的,教师需要审时度势积极深入地以核心素养为目标进行教学改进。一线教师是最直接也是最有力的执行者,有几点值得注意:首先,正确理解核心素养本质内涵是关键,领会其教育价值,而不能是“换汤不换药”。对英语学科来说,还要厘定清楚四项核心能力之间的关系,它们是联通关系融为一体的,避免教学目标的刻板效应而将其豁裂开来;第二,教学相长。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也是提升教师自身素养的过程,教师发展自身的教师专业素养才能够胜任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最后,有学者提出素养随社会的发展而动态变化,但是笔者认为随着社会变迁其表现出来的某些能力可能会发生改变,而核心素养作为最基础最内核的素养要素具有稳定性,仍具有培养价值,只是教师的教学方式、活动设计、教学手段等具体培养措施会有所改变。因此,一线教师既要抓住核心的内容,又要跟随时代步伐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
其他文献
为应对经济全球化、信息时代发展等挑战,世界各国都在根据各自的国情和发展目标,从不同角度提出了面向21世纪的核心素养的内涵。我国已经提出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全而发展,并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三个方面进行了解释。怎样将这些核心素养落实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怎样基于真实生活情景,选取并建构指向核心素养的内容主题,将是未来数学教学研究的方向。对比PISA考试中对数学索养的测试试题,我国当今初中数学教科
就小学数学而言,落实"走向核心素养"这一相对宏观的教育理念,一方面需要厘清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及其与学生整体发展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要努力探索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将能力内化为素养的途径和策略.2016年,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史宁中教授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解读为二句话: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分析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由此可见,数学核心
20世纪90年代中国就曾提出"素质教育"这一概念,素质教育落实到数学层面就是数学素养.一方面,通过小学数学的学习,学生获得一定的数学素养,且这样的数学素养要伴随人的一生,所以具有基础性;而且是要求人人掌握的,因此具有普遍性:还要通过数学的学习迁移到其他学科甚至生活中去,所以这样的数学素养又具有关联性.这说明社会乃至国家对于小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因此,如何贯彻落实有效的培养小学生具有数学
数学是一门知识结构有序、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们在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必须遵循数学学科特性,通过不断地分析、综合、运算、判断、推理来完成.因此,整个学习过程就是一个数学知识的积累、方法的掌握、运用和内化的过程,同时又是数学思维品质不断培养强化的过程.也正是应为如此,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则更
小学数学翻转课堂设计错误样例,可以为翻转课堂在线学习资源提供支持,并通过共享整合的方式使其进入实施翻转课堂的学校,既可以保证在线资源的优质高效,又能使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翻转课堂的其他教学环节的设计当中。
应用题以其运用知识的综合性,文字叙述的抽象性,分析方式的多样性,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难点.面对应用题,教师"头痛",学生"恐惧",家长"犯难",这是教学中的普遍现象.这一难题往往成为阻碍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的拦路虎.为了提高应用题教学的效率,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题教学应该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和科学的实施步骤.基于这一认识,在应用题教学上,进行了长期的实践研究.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逐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由于受认识水平、知识储备等因素的影响,在利用选择性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设计时,可能会有一定的挑战,会出现很大的主观性,也会存在很多误差,所以需要老师不断学习提高理论的水平,以解决理论应用的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原本低效、乏味的数学课堂变得充满活力。
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又是思维的工具。英语学习的特点和方式决定了英语教育必须重视思维培养,贯穿于听说读写译等技能中的思维能力是英语学习者必修的内功。“为思维而教”应该成为高中英语教育的重要价值取向之一,因为正确地思考比掌握知识更有价值。因此,作为二十一世纪的英语教师,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更新观念,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通过精心设计教学活动,训练学生感知、预测、获取、分析、概括、比较、评价语言材料。在引
本课例多方位调动了学生的情感因素,既突出“导入、呈现、运用”三个教学环节之间的情感纽带,又重视各环节内“话题导入、情感创设、语言运用”等教学手段的内在联系。通过热身活动(Warming-up )导入话题,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情感;然后通过文本学习(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实现情感共鸣;最后通过话题的延伸和拓展(Development),实现学生情感的升华。在此课例中,情
针对导致外语专业学生思维品质培养中出现的诸多问题,通过重新审视外语教学的任务,摆正思维品质发展的重要位置,设定思维目标、加强教学活动中的思维训练、进行知识的系统化梳理、区别对待教学内容和采用不同的组织形式、应用图文结构、同步发展思维与外语语言技能、利用阅读手段宽厚知识背景和增强个体体验和实践等路径,可以有的放矢地解决外语专业学生思维品质培养的问题,系统进行思维品质的培养,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