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原子掺杂的锌/碳-氮材料组装及其电催化性能研究

来源 :第十七届全国胶体与界面化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ec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有机框架(MOFs),是一类由金属离子或金属团簇和有机配体通过价键作用形成的结晶多孔材料,在气体存储、气体吸附分离、传感以及催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由于MOFs存在不稳定及导电性差等问题,将其作为非均相催化剂用于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受到很大的限制。
其他文献
共价有机框架(COFs)是一类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晶态有机多孔聚合物。因其结构多样、比表面积大、孔道规整、稳定性高和易于功能化等优点,在气体吸附与分离、能量储存和催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目前报道的构建共价有机框架的成键方式主要包括硼氧、亚胺、酰腙、酰亚胺、苯并恶唑和碳碳双键等。
金属团簇的结构复杂、金属原子和配体众多,其可控合成具有挑战性。我们通过直接还原法在团簇合成中的应用,实现了金属纳米团簇的控制合成。[1-10]研究发现,团簇的外围配体可以不仅控制着团簇金属原子的排列方式,还对团簇性能产生重要的影响。
配位超分子大环和多面体型纳米容器在分子识别与传感、仿生催化、靶向药物等方面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基于钯离子配位导向自组装策略,我们课题组近期在功能复合的配位超分子结构设计、诱导匹配自适应转化、分子识别与催化、光动力诊疗应用等方面取得系列进展[1-4]。
碳团簇是具有几个到几十个碳原子的多碳成簇材料,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被发现以来,就以其独特的结构和优越的性能而在科学界掀起了研究狂潮。碳团簇的范畴非常广泛,小到气相中的C2、C3等,大到富勒烯、碳纳米管、碳纳米锥等都可以看作是碳团簇的存在形式。研究碳团簇的结构及其演进,解开碳团簇形成机理之谜,对开拓新型碳团簇材料的结构和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磁性配合物的设计组装是配位化学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1]。近年来,我们围绕高性能稀土单分子磁体以及混合稀土-过渡金属单分子磁体的设计组装与磁-构关系开展了探索研究,在一些关键性能上取得了系列进展,包括80K以上的磁滞开口温度、各向异性能垒超过2200K的单离子磁体,利用多种分区配体组装出各向异性能垒得到显著提升的d-f金属单分子磁体以及核自旋驱动隧穿驰豫速率显著减慢的单分子磁体等[2,3]。
由超分子作用驱动组装的超分子体系,是化学和材料学科重要的研究对象,在能源、环境和健康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其中由过渡金属和有机分子参与的超分子配位组装体,兼备了金属离子可变化和有机配体可剪裁的优点,受到化学、材料学家的广泛关注。
Total synthesis,where desired organic-and/or bio-molecules could be produced from simple precursors at atomic precision and with known step-by-step reactions,has prompted centuries-lasting bloom of or
会议
The two-phase Brust-Schiffrin(B-S)method has been widely used for synthesizing small sized Au nanoparticles(NPs)of 2-6 nm,as well as Au nanoclusters(NCs)of < 2 nm.
手性物质由于它们在化学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上很相似,所以它的分离仍然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多级孔材料因为其固有的特性,在吸附分离方面显示出了很大的潜力,但用于对映体分离迄今鲜有报道。
诺贝尔奖得主法国科学de Gennes在1991 年最早采用Janus一词描述同一颗粒两面具有不同的化学组成、形貌或性质,引发了Janus材料的研究浪潮,这个概念的出现为纳米材料的制备、功能化及其构效性研究开辟了新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