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书目框架下我国编目员的挑战和机遇--从FRBR到BIBFRAME

来源 :第五届全国文献编目工作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uangss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人类最初在纸张、兽皮上的图书记录到21世纪的虚拟书目数据,编目活动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FRBR(Functional Requirements for Bibliographic Records)带给编目新的模式,基于FRBR提出的新规则RDA正在进行本土化试点,而后新型书目框架BIBFRAME提出,未来编目的发展也初见端倪.互联网让知识和信息的传播与获取十分便捷,我国编目员能及时感知国际编目界的变化,这些变化对我国编目员提出了更高的编目理论和实践操作要求.本文旨在以FRBR向BIBFRAME过渡为背景,从以下几个方面明确我国编目员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试图从中寻求应对方法:理清FRBR和BIBFRAME的概念,熟知新型书目框架规范,加强编目理论研究;从FRBR到BIBFRAME的更替时期,我国编目员面临多重任务,既要熟悉中西规则,又要适应新旧模式更替,还需提高个人素质;提高危机意识,完善知识结构,扎实实践经验,寻求编目新思路.
其他文献
教育部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在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方法,目的是为强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缩短学生毕业与就业的差距.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教学改革是应用型院校培养技术型人才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将以水利工程概预算课程为例,对其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改革设计,实现课程教学与工作过程零接触,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在2011年由ISBD,RDA和ISSN的代表参加的协调会议上已经正式声明FRBR(或者FRBRER)不能适应连续性资源的特性。面对已认清的问题,ISSN国际中心和法国国家图书馆组成工作组共同开发针对连续性资源的概念模型PRESSoo。这对现行的连续性资源编目体系造成的冲击不可小觑。那么,PRESSoo究竟是什么样的概念模型?它的优势有哪些?现在的应用情况如何?对我国的连续性资源编目有怎样的影响?
编制音译多文种记录的难点在于将非罗马字母书写的文字罗马化。中文罗马化形式,即音译形式就是汉语拼音。汉语拼音大家都很熟悉,但中文罗马化的过程不是随意将汉字转为拼音的过程,而是必须遵循一定的转写规则。在编目实践中,编目员不能只按照自己的拼音习惯进行音译,更要学习规则,理解规则,运用规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以下简称非遗文献)主要是指记载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内容的文献.这些文献反映了某地区、民族或是某一时代的文化创造.传统编目手段注重的是文献信息的一般描述,如题名、责任者、出版社等,对文献内容的深层次揭示较少,文献价值不能得到很好的体现.这就需要不断探索非遗文献编目的新思路,对非遗文献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和加工,多维度、粒度性地揭示文献内容,提升书目数据的深度和广度.笔者认为,非遗文献在
BIBFRAME(书目框架)是美国国会图书馆联合Zepheira公司共同研发的书目数据模型,是基于RDF(资源描述框架)的关联数据实体—关系模型(简称E-R模型).2012年11月,BIBFRAME草案即1.0发布.美国国会图书馆联合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大英图书馆、德国国家图书馆、OCLC、乔治·华盛顿大学图书馆、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等多家机构对BIBFRAME的功能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测试,几次修订,
图书馆参考模型,简称IFLA-LRM,是FR系列模型FRBR(书目记录功能需求模型)、FRAD(规范数据的功能需求模型)、FRSAD(主题规范数据的功能需求模型)的统一.由于FR系列模型由不同团队在长达十年的时间内陆续完成,对于某些共同问题,三个模型采用不同的观点和解决方法.此外,一个完整的书目系统需要3个模型的同时应用,需要解决非常复杂的问题,模型本身没有对此做出指导.因此,将3个模型统一,以清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和服务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用户越来越习惯于通过网络使用图书馆的服务,数字资源在馆藏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面对图书馆数字化信息技术载体形式的变化,图书馆传统的馆藏编目工作及其编目规则已不再适用于数字馆藏和数字图书馆的需要.国家图书馆中文数字馆藏主要来自于实体馆藏数字化,有一定的数据基础,国家图书馆的"中文图书""博士论文""民国期刊""碑帖精华"等30余种数字馆
连续出版物数据是图书馆书目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图书馆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去建立和维护.然而,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这些宝贵的数据由于格式的限制一直封闭在各个图书馆的系统中,并不能被读者有效利用,也无法发挥其价值.因此,一场数据的变革对连续出版物来说在所难免.近年来,关联数据技术的推出和关联开放数据运动的发起为解决上述问题带来了希望.利用关联数据技术可以将这些高度规范连续出版物数据从封闭的局域
清末民初,中国新图书馆事业正处于萌芽时代。尤其民国以来,西学东渐,现代图书馆纷纷在各地建立。五四运动以后,图书馆界也发生了革新运动,同时对目录方面提出改革要求。西方国家,尤其英、美的图书馆理论和技术方法陆续输入中国。在此冲击下,中文编目也产生了极大的改变。文章在简要介绍中西方编目学历史基础上,根据相关资料,对几种民国时期编目学文献的编辑体例、主体内容及其出版背景等方面进行分析,由此探讨近现代编目思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以下简称为:《中图法》(五版))于2010年9月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以下简称为:《中图法》(四版))相比,它更强调实用性和工具性.笔者结合多年图书分类工作,从图书分类错误例析和商榷问题两个方面,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的分类实践及其部分类目的设置进行了研究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