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后疲劳:危险因素及其对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来源 :广东省医师协会第四届神经内科医师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h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卒中后疲劳的危险因素,阐明卒中后疲劳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纳入21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并在卒中后3个月对其进行详细的评估。
其他文献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组临床病理综合征,包括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及相关肝硬化和肝细胞癌。近来很多临床研究证实,NAFLD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目前NAFLD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被广泛接受的是"二次打击"假说。
会议
目的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是亚洲人脑卒中的常见病因,而颅外血管闭塞性疾病在白种人中较为多见。本研究探讨伴有代谢综合征的急性脑梗塞患者颅内动脉血管情况的差异。方法 2010年7月到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对象为1500例,其中符合纳入标准的为1072例,其中255例为正常健康人群,817例为急性脑梗塞患者的病例组。
会议
目的 基层地区由于文化水平差异、不良生活方式、饮食结构不合理,加之老龄化,急性缺血性卒中(AIS)发病率更高,面临的防治形势更严峻,为此,我们回顾了增城地区AIS患者静脉rt-PA溶栓治疗进展,为基层地区开展AIS静脉rt-PA溶栓治疗提供依据,为进一步临床及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会议
目的 通过检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探索不同病因的脑梗死患者中的情况。方法 收集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68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与24 h尿微量白蛋白的相关性,比较按NEW-TOAST分型不同病因的脑卒中患者之间及对照组之间的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与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差异性,以及缺血性脑卒
会议
目的 应用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TCD)对健康人群中可能存在颅内血管狭窄者进行筛查,以便及早干预、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生率。方法 应用德国产EMS型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仪进行检测。结果 在36~55岁之间,伴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体检者中,TCD提示颅内血管狭窄更为常见。
会议
目的 探讨H型高血压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 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塞患者152例,根据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压将其分为四组,非高血压非高同型半胱氨酸组(14例),非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组(35例),高血压非高同型半胱氨酸组(38例),高血压高同型半胱氨酸组(即H型高血压组65例)。
会议
目的 研究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180例ACI患者分为3组,每60例。瑞舒伐他汀组每晚口服瑞舒伐他汀片,阿托伐他汀组每晚口服阿托伐他汀片, 另有60例对照组。所有患者于用药前、后,检测血脂、HsCRP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后三组患者进行NIHSS及mRS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会议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微量蛋白尿与糖尿病患者缺血性卒中复发的关系,证实糖化血红蛋白、微量蛋白尿是糖尿病患者缺血性卒中复发的重要预测因子。方法 对2010年3月~2011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154例糖尿病首发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型脑梗死患者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查及尿蛋白检查,根据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为血糖达标组(80例)与血糖不达标组(74例);根据尿蛋白水平分为正常尿蛋白组(68例)与微量尿蛋白组
会议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采用循环酶联免疫法检测140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例组)和117名健康者(对照组)血浆Hcy浓度,此外,根据颈部血管彩超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131病例组被划分为如下三个亚组:无斑块组(A组);有斑块但无明显狭窄组(B组);狭窄≥50%组(C组)。
会议
目的 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早期血肿及脑水肿扩大是引起早期神经缺损症状加重的重要原因。甘露醇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脑出血所致的颅内高压的对症治疗。有研究表明,甘露醇的过早使用可能会引起脑血肿的继续扩大,但其对脑出血后占位(血肿及水肿)体积的变化的影响尚未明确。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