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伏贴”源自清代《张氏医通》记载的白芥子发疱疗法。药物以麻黄、白芥子、甘遂等药调配而成,分别在“三伏天”的头伏、中伏、三伏的第1天贴于肺俞、心俞、膈俞等穴位,以提升阳气达到“冬病夏治”的目的。“三伏贴”不经胃肠道代谢,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小,避免了打针吃药之苦,深受大众欢迎。该药中的白芥子是主药,发疱药,需要炒后才能用;炒白芥子要求刚刚黄,不过黄,过黄则发疱不佳,不够黄则发疱过度,引起皮肤过敏.。但“三伏贴”引起的皮肤过敏通常以局部皮肤发红、发痒为主,鲜有大疱性皮疹的报道。该患者用药后约20min开始出现不适,约10d才出现小疱疹,且逐渐变大。因此,在使用“三伏贴”之后若出现不适需立即就诊,并密切观察敷贴处皮肤变化,以避免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