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博物馆与公众考古

来源 :中国博物馆协会博物馆学专业委员会2016年“博物馆的社会价值研究”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t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一、文化遗产时代的公众考古关于文化遗产,学界已有诸多的论述,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概念的"名""实"进行了细致地剖析和分类,概念上大致可以归纳为由人类创造并保存至今的一切文化遗存。文化遗产,从类别来看,至少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类别;从不同的学科角度和侧重点出发又可以分为文化景观、文化线路、产业遗产、文献遗产等众多类型[1]。虽然"文化遗产"作为一个学术概念还存在一些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今天,我们已经从传统意义上的"文物保护"全面走向了"文化遗产保护",走进了"更多的立足于对自然生态环境、历史变迁轨迹、人的内心世界的尊重"[2]
其他文献
<正>引言博物馆是一种古老而又常青的社会文化现象。它起源于人类早期的收藏意识,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才演变成今天的模样:博物馆是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常设机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