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氯代挥发性有机物(Chlorinated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简称CVOCs)相比于其它种类的VOCs,其毒性更强、处理难度更大.CVOCs 广泛存在于医药化工、凹版印刷、氯碱化工等大多数有机废气,通常占VOCs 总浓度的6 %-90 %[1].催化氧化法可将CVOCs 转化为HCl、CO2、H2O 等无机小分子,具有净化效率高和低能耗等优点,已得到广泛应用.催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北京 10019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氯代挥发性有机物(Chlorinated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简称CVOCs)相比于其它种类的VOCs,其毒性更强、处理难度更大.CVOCs 广泛存在于医药化工、凹版印刷、氯碱化工等大多数有机废气,通常占VOCs 总浓度的6 %-90 %[1].催化氧化法可将CVOCs 转化为HCl、CO2、H2O 等无机小分子,具有净化效率高和低能耗等优点,已得到广泛应用.催化氧化法在我国VOCs治理技术中占有率在20 %以上,且呈增加趋势.但是,在CVOCs 的催化氧化过程中,现有催化体系仍无法完全避免多氯代副产物的生成.多氯代副产物的大量存在,为二噁英的生成提供有利条件.因此,随着我国"十三五"期间VOCs 的大范围管控,将极大地提高二噁英的排放风险.
其他文献
本文将1,4 二噻烷结构引入聚氨基酸侧链,合成了一种新型氧化响应性聚氨基酸材料,并阐明了其在氧化响应性纳米药物载体上的潜在应用。首先,通过缩合反应制备1,4-二噻烷修饰的L-谷氨酸酯,并合成相应的α-氨基-N-羧基内酸酐单体;再利用端氨基聚乙二醇单甲醚引发开环聚合,合成具有1,4-二噻烷侧链的聚谷氨酸嵌段共聚物。
微纳结构表面是一种新型仿生材料,通过模拟细胞在体内生长、转移的真实环境,使肿瘤细胞快速粘附在材料表面,从而实现肿瘤细胞的捕获与分离。花粉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微米级粒子,其表面天然存在利于其传播粘附的粗糙的微纳结构,有利于细胞识别,捕获以及表面微加工。但是由于微米粒子体积较大,需要一种可行的修饰方法,使其能够稳固的锚定在薄膜上。
可降解聚氨酯因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已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支架研究。本研究中采用冰模板定向冷冻干燥对LDI 型生物可降解水性聚氨酯进行定向孔道成型,通过改变乳液的固含量调控支架形态,获得一系列不同孔径的定向孔支架。研究发现乳液的固含量对其支架结构具有较大影响,体外细胞实验证实定向支架结构能够诱导细胞沿孔道取向方向排列。
基因治疗作为一种全新的治疗手段有望从根本上治疗癌症.但基因治疗需要基因载体.在基因载体中,阳离子型基因载体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分子量为25000 的聚乙烯亚胺(PEI25k)被称为基因载体的“黄金标准”.虽然PEI25k具有一定的转染效率,但是PEI25k 有着明显的细胞毒性,而低分子量PEI(如PEI1.8k),尽管毒性低,但是转染效率差.
应用组织工程构建的人工椎间盘在治疗椎间盘退行性疾病上具有一定的潜力,但由于天然的椎间盘具有复杂的细胞类型和各向异性的微观结构而极具挑战[1]。椎间盘由纤维环和髓核组成,纤维环具有多层同心环结构,每一环的胶原纤维沿+30o 或者-30o 定向排列,且相邻环的排列方向相反[2]。
设计并制备了一个基于逆电子效应Diels-Alder 反应的可注射聚谷氨酸水凝胶用于顺铂的局部缓释。通过EDC/DMAP 条件下的酯化反应在聚谷氨酸侧链修饰降冰片烯基团,再与末端带有四嗪基团的四臂聚乙二醇进行交联,制备基于逆电子效应Diels-Alder 反应的可注射水凝胶。
刺激响应性聚合物在生物医药领域迅速发展。与传统的聚合物相比,可降解的聚合物具有生物相容性与生物可降解性的优点,因此其更适合于生物医药应用。在可降解聚合物的类型中,聚氨基酸不仅能进行侧基改性,而且能对外部刺激通过二级结构变化实现刺激响应。
血液接触材料的植入所引起的血栓是导致其功能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迄今为止,我们仍然无法获得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血液相容性材料。通过合理设计,构建具有多功能的抗血栓表面有望解决该问题。本工作利用自由基聚合法将亲水性单体甲基丙烯酸-2-羟乙酯、甲基丙烯酸金刚烷甲醇酯单体及乙烯基赖氨酸单体(纤溶活性)共聚至双键功能化的聚氨酯(PU)表面,得到具有纤溶功能的PU 表面。
物理-化学混合双网络凝胶是由物理网络和共价网络组成,物理网络独特的破坏-重建行为赋予混合双网络凝胶优越的自恢复和抗疲劳性能,这在反复受力的承重软组织,柔性制动器和传感器中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碱性多糖制备离子-共价混合双网络凝胶的方法,即通过硫酸钠和柠檬酸钠后交联聚丙烯酰胺-壳聚糖复合凝胶生成壳聚糖的离子交联网络,制备得到壳聚糖-聚丙烯酰胺离子-共价双网络凝胶(DN-Sul 和DN-Ci
蚕丝由于优越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其在生物和医学领域的研究日益广泛。近年来,具有荧光功能的蚕丝纤维在支架材料、生物成像、检测、示踪、防伪、光电器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制备具有光致发光且荧光性能良好、稳定的荧光蚕丝纤维是功能化荧光蚕丝的重要目标之一。本课题中,我们采用水溶性有机荧光小分子展示了基于物理键作用,兼顾稳定性和耐水性荧光蚕丝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