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黏液纤维肉瘤的临床病理特征与影像学分析(附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来源 :武警部队放射专业委员会第八届放射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tongling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多发黏液纤维肉瘤(MFS)的临床病理特征与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多发黏液纤维肉瘤的临床病理与影像学表现资料并作文献复习.结果:MFS以成年男性居多,好发于四肢和腹膜后.CT和MRI上表现为呈分叶或结节状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其内可见囊变、坏死及分隔.增强扫描见结节样强化区和无强化区.病理特征为肿瘤内见以黏液样基质占优势的细胞疏松区和肿瘤细胞占优势的细胞密集区.MFS预后差,复发和转移率高,肺是转移灶发生的主要部位.广泛切除术后辅以放化疗是治疗的首选.结论:MFS的影像学表现与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熟悉其表现有助于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
其他文献
本文提出对导致宫颈糜烂的异常合力体以及使用蒙孜吉异常合立体成熟程度判断的方法.治疗宫颈糜烂时,首先对导致疾病的异常合力体使用蒙孜吉是对疾病的初步治疗,也是治疗的关键。正确判断异常合力体的成熟程度也是治疗疾病的关键,它为实施以后的治疗方案具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失荅刺知丸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60只SD大鼠被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对照组和失苔刺知丸灌胃组.线栓法制成大鼠大脑中动脉再灌注模型,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区NGF阳性细胞的表达,TTC染色法检测脑组织梗死体积改变.结果:脑缺血再灌注组大鼠海马区NGF阳性细胞分布稀疏,数目较假手术组、失荅刺知丸灌胃组明显减少(P<0.05),失荅刺知丸灌
目的:调查整理鄂西土家族常用的隶属于豆科和虎耳草科的植物药种类和民族医疗应用经验.方法:通过走访民族医生、野外实地调查、标本鉴定及资料整理分析,获得研究结果.结果:鄂西土家族常用豆科植物药13种,虎耳草科常用植物药5种,其中有14种植物药的某些药用经验在国内药学专著未见记载.结论:调研结果为上述植物药的深入研究、开发利用提供了珍贵的实地应用资料.这些植物药及其药用经验为鄂西土家族地区的独特应用,为
痛风是临床常见疾病,但痛风在中医的论述较杂乱.根据现代痛风的病因、症状及中医理论结合临床经验,痛风发病在于过食辛辣肥甘厚腻,伤及脾胃,脾胃运化失司,湿热内生,流注下焦,阻塞关节经络,不通则痛.其本在脾胃湿热,其标在经络不通.因痛风间歇期及急性发作期症状截然不同,缓则治其本,急则治其标,故治疗上不能一概而论,当分期论治,间歇期以化湿、健脾、清热为法,而急性期当以通络之痛为主,辅以清热利湿.
分析血色病是一组罕见的铁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其中20%-50%的原发性血色病患者因大量铁沉积,使脏器受累出现糖尿病等表现,常为胰岛素依赖型。原发性血色病患者由于色素沉着而使皮肤呈现青铜色,且易伴发糖尿病,被称为“青铜色糖尿病”,与本例患者表现极为一致。该患者发生糖尿病,可能与铁沉积影响胰腺中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或影响肝脏、肌肉组织对于胰岛素的摄取有关;相反,胰岛素刺激葡萄糖转运的同
目的:通过检测重症肌无力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M、IgA、IgG、IgE)的水平,探讨其与重症肌无力预后的关系.方法:以31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IgM、IgA、IgG、IgE的水平.得出数据后,再结合患者住院时间长短和危象发生有无,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住院时间组及各危象组组间的血清免疫球蛋白(IgM、IgA、IgG、IgE)水平差异无显著性;多重线性回归检验提示Ig
目的:基于治疗前后HSP-70、IL-1β以及中医证侯变化,主客观指标合参,客观评价三仁汤干预脾胃湿热型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140例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的CEG患者按1∶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三仁汤干预4周,对照组予安慰剂干预4周.详细记录治疗前、治疗后中医证侯变化;应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胃黏膜HSP-70、IL-1β变化.结果:三仁汤治疗脾胃湿
会议
目的 研究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虚实证候与其内镜下分型、粘膜组织学分期的相关性,从而为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采用分级的方法来描述18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电子结肠镜的内镜特征,粘膜组织学分期,并同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进行统计学相关性分析.结果 溃疡性结肠炎内镜分型Ⅰ中,以大肠湿热证和脾胃气虚证为多见,明显高于脾虚夹湿热证,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内镜分型Ⅱ型中,三证型出现
会议
患者女,26岁.健康体检发现右肾上腺囊性占位1周,于2014年3月24日入院.体检B超示:于右肾上方、右侧肾上腺区探及一无回声包块,大小约8.0cm×6.8cm×7.2cm,包膜完整,呈圆形,内透声好,后壁及后方回声增强,无回声包块与肝右叶关系密切;进一步CT检查示腹膜后右侧肾上腺区囊性占位,与肾上腺关系密切,大小约7.7cm×7.4cm×6.6cm,边界清晰,并壁可见多发条状高密度灶,囊内密度均
临床资料患者,男,53岁,30年前无意中发现左侧阴囊有一肿物,约蚕豆大小,无任何症状及不适,患者当时未在意,未进一步治疗和检查.30余年来,肿物逐渐增大,现约核桃大小,为了明确肿块性质,入院求诊.体格检查:头颈胸腹四肢(-),专科检查:阴茎大小正常,尿道口无红肿及异常分泌物.左侧阴囊轻微下垂、皮肤无红肿及破损,于附睾尾部可触及一肿物,大小约2.5x2.0cm,质中、表面光滑、活动度良好、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