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创作的曲折之路--新中国美术的成就、特点及发展过程中的有关理论问题

来源 :新中国美术60年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_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政治、经济、文化,特别是人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空前的大变化。这是一个创造热情和创新精神空前高涨的时代,人民群众在创造自己的新生活,美术创作与时代同步,也掀开了自身崭新的一页。其主要特点是:主题性创作的兴盛和主题性创作道路的充满曲折。
  反思60年来的创作理论,政治工具论之极端化,确实给主题性创作带来很深的甚至是致命性的状害。民族虚无主义之甚嚣尘上,恰恰又是民族文化自卑心理在作怪。而文化的民族化不是以排斥、或牺牲现代化为前提、为代价的。民族化又必须现代化,民族化不是停滞的静态的观念,不是复古、拟古的翻版,同理,现代化也不是西化的同义语,现代化是发生在中国文化沃土和历史语境中的中华民族的现代化,是中国经验、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独特体现。
其他文献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是一种早已既成的历史存在。这两大体系之间的互相了解、研究和互相取长补短的历史使命还远没有完结,两者之间的完全融合并形成新的世界文化结构的历史条
  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中国的对外文化关系也可以划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如所周知,改革开放以前直到中苏关系破裂,中国是一面倒地向苏联学习,基本上是只开了一扇门,至“文革”极左思
  谈到新中国初期的上海油画发展,就不得不提一所学校——上海美专。上海美专的历程是上海的缩影。该校办学的道路是曲折的,根据国务院“办完为止”的精神,1965年7月,上海美专
  从1949年至2009年的60年间,新中国花鸟画的艺术成就辉煌,可圈可点。笔者试从花鸟画发展的状况分四个时期进行探讨。第一时期是调整后焕发生机阶段——1949年至1957年;第二时
  本文介绍了中国画创作在新中国成立后这60年的发展史,探讨了20世纪50年代前几年的新面貌和之后政治对艺术的影响,最后分析了中国传统与艺术标准的关系。
  本文介绍了新中国大众美术的相关问题,提出新中国大众美术的来源主要包括思想观念和图像语言两个方面,具有自上而下、有组织有计划、有理想有目标、以民族民间艺术为基础等
  新中国60年的美术史中,留下了许多耐人寻味的作品。这是与60年的历史文化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公共记忆,从而形成了社会演变中的人们心理印证。在共和国60年美术史的很长时间
  笔者回顾分析了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中国美术创作的坎坷之路,笔者对这60年划分了几个阶段,并分别探讨: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十年——良好开局,美术革命;1962年后至文革结束前后—
  建设核心价值体系的关键在于建设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内容。作为中国、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整体价值体系的重要构成,美术的核心价值观反映了人们
  中国画60年来的推进和拓展有目共睹,其根本原因在于它拥有着中国这样一方至为广阔而深厚的社会土壤。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画的价值核心与内在逻辑必然遵循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