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往研究表明,当代大学生对情绪体验持开放接纳的态度,且少数民族大学生比汉族大学生有更多的情绪表达行为。然而,大学生在面对负性情绪体验时,不同的情绪调节策略(如认知重评、表达抑制、和接受等)哪种更有效率,以及不同民族大学生的情绪调控适应性等问题还尚待进一步的研究。据此,本研究在XX大学选取汉族和维吾尔族大学生各25名,采取2(民族:汉族、维吾尔族)×3(情绪调节策略:认知重评、表达抑制、接受)的混合实验设计。实验采用组块设计的图片观看任务,任务共5个组块,每个组块代表一个条件分组,被试分别采用自由观看策略观看中性和负性情绪图片,而认知重评、表达抑制和接受策略只观看负性情绪图片,同时采集事件相关电位活动(ERP)和主观情绪体验。主观情绪体验结果表明,三种策略下自我报告的负性情绪水平有显著差异(F=5.72,p<0.001),采用接受策略主观情绪体验高于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且没有出现民族差异。脑电结果表明,认知重评与表达抑制比接受条件在额中央区诱发了更大的P3成分(290~430ms);ERP晚期正电位(LPP)结果显示,在LPP时间窗内(600~1200ms,1200~1800ms,1800~2400ms)波幅均出现了调控策略与民族的交互作用;认知重评策略能显著的降低维吾尔族被试的负性情绪相关LPP波幅,而表达抑制策略则能显著的降低汉族被试的负性情绪相关LPP波幅。本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情绪调节策略的效果有显著的文化差异,这也提示在日常情绪管理中,少数民族大学生更适合认知重评的调节,而汉族大学生更适合抑制情绪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