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李郑生教授是河南省名中医,河南中医学院硕士生导师,也是国医大师李振华的学术继承人。从事中医内科临床、研究工作30余年,对临床内科杂病的治疗获得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李教授认为,有诸内必形于外,颜面部痤疮的发生发展与肝、脾、胃关系密切,脾虚为病理基础,土虚木乘,肝火上炎为发病关键。治以健脾疏肝和胃法。
【机 构】
:
河南中医学院,河南郑州450008 河南中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河南郑州450008
【出 处】
: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八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郑生教授是河南省名中医,河南中医学院硕士生导师,也是国医大师李振华的学术继承人。从事中医内科临床、研究工作30余年,对临床内科杂病的治疗获得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李教授认为,有诸内必形于外,颜面部痤疮的发生发展与肝、脾、胃关系密切,脾虚为病理基础,土虚木乘,肝火上炎为发病关键。治以健脾疏肝和胃法。
其他文献
温胆汤首见于《干金要方·卷十二·胆虚实第二·胆虚寒》,该方由半夏、竹茹、枳实、橘皮、甘草、生姜6味药组成,具有温养胆气、和胃化痰之功。后《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加茯苓、大枣,并加重生姜量,经过历代医家的潜心研究和实践,灵活运用,从原本的临证祛痰之剂,逐渐发展为可以治疗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全身各个系统的疾病。方中以半夏为君,燥湿化痰,降逆和胃;臣以竹茹清化热痰,除烦止呕;治痰当理气,气顺则痰
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制为主要表现的病证,中医药在治疗本病方面有独特的优势。谢晶日教授从医40余载,治疗本病疗效显著,谢师认为治疗上应以调畅气机为主,佐以和胃、疏肝、健脾、肃肺、温肾之法,同时注重脏腑气机之间的相互影响,平衡脏腑气机间的升降出入。并且嘱患者平素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喜、暴怒等情志刺激。要适寒温,避免外邪侵袭。既病之后应避免情绪紧张,转移注
李佃贵教授提出的浊毒病机理论是中医学在病因、病机上的创新。从浊毒概念、浊毒产生原因、浊毒病理属性、浊毒致病特点,以及浊毒施治规律等方面论述,阐明浊毒病机理论的相关内容,以期为迁延性难治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病机学支持,为其临床治疗浊毒病证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目的:对中药清化方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Hp)的根除率进行评价.方法:对234例Hp感染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采用试验组(中药清化方:半夏9g、黄连10g、黄芩10g、党参10g、干姜10g、大黄10g、黄柏10g、乌梅10g、地丁10g、虎杖10g、黄芪10g、土茯芩10g、高良姜10g、甘草10g.)、对照组(奥美拉唑+克拉霉素+替硝唑)、联合组(中药清化方+奥美拉唑)进行比较,疗程10天,对
本文主要介绍甘爱萍教授治疗脾胃病常用药组的经验,提出"脾胃为本,调气为先"以及"脾胃为娇脏"等学术思想,并分析其中药配对,探讨其病证、治疗方向与配伍用药三者的有机结合,以飨读者。
单兆伟(1940~),男,汉族,江苏通州人.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名中医.师从孟河医派传人张泽生教授20年,尽得薪传.1991~1994年拜入全国著名脾胃病专家、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门下,苦学三载,兼收并蓄.本为主要介绍其医案三则:益气养阴,清热活血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前期病变案、寒温并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病案、健脾清化治久泻病案.
甘爱萍教授为湖北省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师带徒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专业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期从事医,教,研工作,擅长老年病的治疗,亚健康状态调理,尤其对中医胃肠疾病的研究造诣颇深,笔者有幸作为其学术经验继承人跟师学技三载收益匪浅,故将其临证思想梳理如下,以共同探讨。其认为脾胃为本,调气为先;和谐五脏,补泻兼施;协调阴阳,防治结合;起居调适也是防治疾病的重要环节。
本文介绍了脾胃的生理、病理及脾胃病的发病原因,预防措施、常见证型的治疗。脾主升、胃主降、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腐熟水谷、脾主湿、胃主燥。脾胃共同完成人体对水谷的消化吸收、化生水谷精微、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这一过程。脾胃病的发病主要与湿、饮食、劳累、思虑关系最为密切。脾胃病的治疗以调和升降、祛湿为重要法则。脾胃病的预防主要是防湿、饮食调理、适量运动、保持正常的情志活动等方面。在脾胃病治疗上,罗列了二十四
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合保和丸加减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28例给予香砂六君子汤合保和丸加减治疗,对照组28例给予小儿复方鸡内金散治疗.治疗4周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14%,两组比较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香砂六君子汤合保和丸加减治疗脾虚夹积型小儿厌食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黄帝内经》对七情致病有精确的论述,在疾病发生发展转归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三因学说"同时把"七情"作为一个主要的发病因素,在社会高度发展的今天,精神因素在疾病转归中起的作用日渐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