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了研究敌百虫在异育银鲫组织中的残留消除规律,本文比较了高效液相色谱仪、气质联用仪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这三种检测敌百虫残留方法的灵敏度.在18~22℃条件下,使用浓度为0mg/L、0.2mg/L和0.5mg/L敌百虫对质量为(100±10)g的异育银鲫连续药浴7d,停药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鳃、肌肉和肝脏中敌百虫的残留量.研究结果表明,在三种检测方法中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
【机 构】
:
国家水生动物病原库,农业部淡水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上海20130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敌百虫在异育银鲫组织中的残留消除规律,本文比较了高效液相色谱仪、气质联用仪和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这三种检测敌百虫残留方法的灵敏度.在18~22℃条件下,使用浓度为0mg/L、0.2mg/L和0.5mg/L敌百虫对质量为(100±10)g的异育银鲫连续药浴7d,停药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鳃、肌肉和肝脏中敌百虫的残留量.研究结果表明,在三种检测方法中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检测限(0.0001 μg/g)最小,符合检测要求.鲫鱼药浴富集敌百虫的过程中,敌百虫在鱼体肌肉中蓄积能力最强,后期消除比鳃和肝脏缓慢.敌百虫在鳃、肌肉和肝脏的消除半衰期T1/2分别是53.138h、60.641h和49.889h.我们的研究表明药浴敌百虫的休药期理论值至少是6天,肌肉残留才能降低到安全浓度以下.
其他文献
本实验采用活体饲喂以及离体肝细胞孵育MgSO4相结合的方法探究镁对黄颡鱼肝脏脂肪代谢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养殖试验表明饲料镁添加缓和了肝脏过度的脂肪沉积,H&E和油红切片进一步确认了这一结果。随着饲料镁含量的增加,6PGD和ME脂肪生成酶的活性降低,而脂肪分解基因ATGL和PPARα的mRNA表达增加。细胞实验表明镁抑制了G6PD,6PGD,ICDH,ME和FAS脂肪生成酶活性,下调了脂肪生成基因G
JAK-STAT通路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信号通路之一,在细胞的生长、分化、凋亡和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发现,该通路也可能参与了瘦素(leptin)对脂类代谢的调控,但目前相关研究较少.本实验以黄颡鱼为研究对象,克隆得到了JAK和STAT基因家族的cDNA全长序列,并对其组织分布特异性,氨基酸序列和结构进行了分析.随后,采用活体注射leptin和肝细胞离体孵育leptin及JAK-STAT通路抑
本试验通过配制不同质量浓度虾青素(0、5、10、50、100、200 mg/kg)的等氮等能饲料,投喂初始体重为(5.8±0.05)g的卵形鲳鯵幼鱼8周,以研究虾青素对卵形鲳鯵生长、存活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 显示,虾青素能显著提高卵形鲳鯵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降低饲料系数(P<0.05),对肝体比、脏体比和肥满度没有明显影响(P>0.05).肝脏总抗氧化能力随着虾青素的添加逐渐增强,200mg
本试验为研究蛋氨酸铬对鲤鱼生长、非特异性免疫和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蛋氨酸铬添加水平分别为0、0.1、0.2、0.4、0.8、1.6、3.2 mg/kg.选取初始体重为40.95±4.80 g的鲤鱼,随机分为7组,每个处理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60尾鱼,试验周期为8周.结果 表明:(1)饲料中添加0.4-0.8 mg/kg组增重率和特定增长率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0.8 mg/
PPARα是一类由配体激活的转录因子,属于核受体超家族成员,在调节糖脂代谢、细胞生长、分化和凋亡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发现,对该转录因子在鱼类脂代谢调节中的研究较少。本实验以黄颡鱼为研究对象,通过克隆其PPARα基因的启动子序列,构建启动子缺失序列表达载体,并在非诺贝特的刺激下瞬时转染HepG2细胞,确定PPARα启动子活性区域。再通过预测分析、突变等方法研究相关转录因子对PPARα表达的作用。结
以黄金锦鲤(Cyprinus carpio)[初重(52.99±1.95)g]为研究对象,研究浮萍(Lemna minor)对其生长性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在饲料中分别添加0%、3%、6%、9%、13%、14%的浮萍,相应替代同等水平的菜粕,制成6组等氮等能饲料,分别记为对照组D1、D2、D3、D4、D5、D6.将540尾健康的黄金锦鲤随机分成6组(为每组3个平行,每个平行30尾鱼),养殖时间8周
为了确定中间球海胆幼胆饲料中适宜的蛋白水平,采用摄食生长实验探讨了饲料中蛋白水平(12%、18%、24%、30%和36%,分别命名为P-12、P-18、P-24、P-30和P-36)对海胆幼胆存活、生长、抗氧化酶活力和热应激蛋白70 (HSP70)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发现:(1)海胆对5种配合饲料接受程度良好,成活率均在87%以上.(2)当饲料蛋白由12%升高至24%,增重率(WGR)由208.
本文旨在研究团头鲂幼鱼日粮中亚麻酸的适宜需求量.配制了六组亚麻酸含量分别为0,5,10,15,20和25 g kg-1的等氮等能饲料,饲养平均体重为27.45±0.11 g的团头鲂幼鱼,实验周期为9周.结果 表明:(1)饲料中亚麻酸水平对存活率无显著影响;随着饲料亚麻酸水平的增加,鱼体末重、特定生长率(SGR)和饲料效率(FER)显著升高,均在20 g kg-1组达到最大,随着亚麻酸水平进一步增加
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研究在单次给药(10 mg/kg)途径下,头孢喹肟在罗非鱼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单剂量肌肉注射和腹腔注射给药后,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浆中头孢喹肟含量,并用WinNonlin药动学软件的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 表明:头孢喹肟在罗非鱼体内的药动学曲线符合二室开放模型.肌肉注射给药后,药物吸收和消除均较快,体内分布广泛.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max为0.14h,T1/2
近年来爆发和流行的石斑鱼虹彩病毒(SGIV)严重制约着石斑鱼养殖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指数富集的配基系统进化技术(SELEX)是一类新型的生物文库技术。由SELEX技术筛选得到的核酸适配体具有与单克隆抗体相当的高特异性和高亲和性,并且具有诸多优点,如没有免疫原性,温度变化引起的变性是可逆的,筛选时间短费用低,易于合成和后期修饰,目前已发展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新型检测和治疗工具。本研究以SGIV感染的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