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规水稻种植生产不仅生产效率低,农民收益小而且依赖大量的农药、化肥,从而引发稻田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稻米品质下降、病虫害抗药性提高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农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变得十分脆弱。化肥和农药的大量施用,对稻田生态系统过度干扰,不仅影响稻米的品质和粮食安全性能,还增加了农田面源污染,对国民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这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稻-鳅-蛙"生态共作模式是作者者研究团队近年来展开的一项新型的生态种养模式,该模式是在水稻种植后,再在稻田里套养海南虎纹蛙(Hoplobatrachus tigerinus)来控制稻田害虫,同时套养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在整个种养过程中,不施用化肥与农药,只给虎纹蛙投喂饲料,套养的泥鳅能充分利用虎纹蛙的部分残饵为食。泥鳅在土壤中活动可以增加土壤孔隙度,使土壤供氧能力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又能促进水稻生长和土壤中好氧微生物数量增加。蛙与泥鳅的粪便经土壤微生物分解后可以随时供给水稻营养需要。连续五年的研究调查发现,稻-鳅-蛙共作每亩农田可生产水稻400-500 kg,泥鳅60-80 kg,虎纹蛙500kg以上,亩产纯利润在6000元以上;共作农田土壤理化特性和微生物群落也发生了良好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