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对东海近岸泥质区16孔与31孔岩芯进行了测年和粒度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及所指示的沉积环境变化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6孔与31孔岩芯的沉积年代分别为49年(1954-2003年)和181年(1822-2003年),平均沉积速率分别是3.27cm/a和0.8cm/a。根据两孔岩芯粒度特征可以反映近百年来东海近岸泥质区的沉积环境,经讨论分析,认为16孔岩芯粒度变化主要受长江入海主泓位置变化和长江来沙变
【机 构】
:
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资源和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 266071 中国海洋大学海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东海近岸泥质区16孔与31孔岩芯进行了测年和粒度分析,并对其影响因素及所指示的沉积环境变化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6孔与31孔岩芯的沉积年代分别为49年(1954-2003年)和181年(1822-2003年),平均沉积速率分别是3.27cm/a和0.8cm/a。根据两孔岩芯粒度特征可以反映近百年来东海近岸泥质区的沉积环境,经讨论分析,认为16孔岩芯粒度变化主要受长江入海主泓位置变化和长江来沙变化的控制;31孔岩芯粒度变化反映了东亚季风强度的变化。另外,两个岩芯中风暴潮和洪水沉积记录与历史资料吻合很好,有利于灾害性事件的研究.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我国城市暴雨洪涝灾害对城市的正常运行带来及其严重的后果。城市排水信息系统也是数字城市的一部分,既可作为城市排水管网改造和建设的依据,也可用于实现城市暴雨洪涝灾害的预测,作为制定城市减灾防灾策略和应急预案的依据。本文借鉴地矿点源信息系统的设计思路,以主题式点源信息系统建设理论为指导,建立城市排水信息系统,使其成为城市系统安全运行共用信息平台,本文的研究成果已经应用于北京市石
他拉哈—常家围子地区构造位于松辽盆地一级构造单元中央坳陷区内,横跨龙虎泡—大安阶地、齐家—古龙凹陷两个二级构造单元。区内发育他拉哈、常家围子两个向斜,其间夹持龙南鼻状构造向南倾没部分,东部的高西鼻状构造嵌入常家围子向斜中,南部发育葡西鼻状构造,西侧为龙虎泡.大安阶地半向斜,工区面积约1663km2。姚家组一段葡萄花油层是主要的油气开发目的层,埋深1600-2100m。岩性主要为灰色、灰绿色泥岩、灰
侏罗纪是青海省主要成煤时期。然而,由于青海地质构造背景复杂及基础地质研究程度薄弱,迄今没有编制省级岩相古地理图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煤炭资源的勘查工作,全省煤炭资源与岩相古地理之间的关系并不清楚。作者以近年来获得的区域地质、煤炭勘查及石油地质资料及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实地测量和收集含煤地层剖面,参照单因素分析多因素综合作图法,对于青海省石炭纪-三叠纪盆地海相古地理环境编图工作已经探讨过,此处不再赘
本文在对湘中南晚二叠世含煤岩系进行层序地层分析的基础上,对聚煤期古地理特征及其与聚煤作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晚二叠世含煤岩系形成于三角洲-潮坪-碳酸盐台地沉积体系,其中共发育3个三级层序,分别对应于龙潭组上段下部、龙潭组上段中上部、和龙潭组上段顶部+长兴组(大隆组)。研究区从层序Ⅰ到层序Ⅲ,先后经历了三角洲-潮坪-碳酸盐台地过程.层序Ⅰ煤层形成于三角洲、潮坪环境,聚煤中心位于衡山,郴
通过碎屑颗粒类型与含量、特征元素比值分布模式等方法,对东营凹陷滨南-利津地区沙四上亚段砂体物源进行了系统分析.沙四上亚段沉积时期,该地区存在两大物源体系,来自陈家庄凸起的利津物源体系和来自滨县凸起的滨南物源体系。滨南物源体系碎屑沉积物以石英含量高,变质岩岩屑含量高的砂岩为主,且碎屑颗粒粒度细;利津物源体系以石英含量低,沉积岩岩屑含量高的砾岩、含砾砂岩、砂岩为主,碎屑颗粒粒度粗。由于物源母岩性质的差
通过对青东凹陷古近纪的断裂体系和主要同沉积断裂的构成和特征分析,表明区内主要发育NNE向,EW向,NW向三组断裂体系,NNE向的凹陷边界断裂青东1号断层和EW向的主要二级同沉积断层f1、f2控制了凹陷内次级构造单元的划分,凹陷由北向南依次划分为北部深洼.北部次凸。中部次洼,南部次凸,南部次洼、西南缘缓坡带以及东部陡坡带等7个次级构造单元.研究表明,凹陷内各洼陷的沉降中心在古近纪发生了明显的分异和迁
华北板块石炭-二叠纪海侵一直是地质学家们争论的问题,这对解决地处其东部腹地的济阳坳陷石炭-二叠纪的海侵及沉积演化等问题带来了一定的困难.针对济阳坳陷石炭-二叠纪海侵问题,综合考虑华北板块周缘造山带及郯庐断裂带的构造演化过程,充分利用钻井及野外露头资料,结合室内碳酸盐岩酸不溶残渣实验,得出济阳坳陷石炭-二叠纪海侵作用仅仅发生于晚石炭世,早期发生了两次海侵作用,第一次海侵规模小,时限短;第二次海侵规模
断陷盆地缓坡带地形平缓,有利于滨浅湖沉积环境的发育,潍坝砂体广泛发育在滨浅湖高能沉积环境,以薄互层沉积为特征,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砂主体,坝砂侧缘、滩脊、滩席、滩间湾等微相,根据滩坝共生关系总结提出滨浅湖沉积的多种组合模式;滨浅湖滩坝砂体的发育展布受多种古沉积环境因素的控制,可概括为古地貌、古水动力、古沉积基准面等三个主要古沉积环境因素,共同影响并控制了东营南坡沙四纯下亚段滩坝砂岩大规模连片发育。
本文分析了江苏王港海岸牡蛎壳体底质和柱状沉积物的粒度特征以及牡蛎生长与沉积物的关系,测量了牡蛎分布区的水体盐度特征,讨论了潮滩环境因素对牡蛎生长的影响。牡蛎壳体底质的平均粒径为4.30Φ-6.50Φ。牡蛎分布区和无牡蛎分布区的柱状样的平均粒径均自下至上变小,沉积物变细。在围垦堤外没有牡蛎分布是由于河口区水动力过强,幼牡蛎在潮流较强的动力作用下无法固定;而围垦堤内牡蛎的死亡是由于围垦后潮滩沉积物在短
深水块体搬运体系是广泛发生在外陆架/上陆坡的一种沉积物搬运机制,包括滑动、滑塌和碎屑流等重力流作用过程。第四纪以来,在南海陆坡上广泛发育块体搬运体系。随着高精度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块体搬运体系的结构不断被揭示。通过目的层的项(或底)界面(时间或深度)构造图、目的层内部时间切片,尤其是借助3D地震资料的属性分析技术分析块体搬运体系的外形、内部结构和应力场分布等特征,充分认识块体搬运体系的形成过程。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