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通过对吴考槃教授生前论著的整理研究,本文着重阐述了吴老对仲景学术思想的研究,从《伤寒论》的教材、编次、体例、制方思想、用药等问题,及《金匮要略》之沿革、篇目、题义、方治发明等的论述,反映了吴老对仲景学术研究的精深,彰显了吴老严谨的治学思想与学术风范.
【机 构】
: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 江苏南京210046 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江苏南京21004
【出 处】
: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文献与流派研究专业委员会首届国际学术大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吴考槃教授生前论著的整理研究,本文着重阐述了吴老对仲景学术思想的研究,从《伤寒论》的教材、编次、体例、制方思想、用药等问题,及《金匮要略》之沿革、篇目、题义、方治发明等的论述,反映了吴老对仲景学术研究的精深,彰显了吴老严谨的治学思想与学术风范.
其他文献
地域性中医学术流派既是中医学术流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显著的特征,它是中医"三因制宜"中因地制宜法则内涵的具体化和体系化.对地域性医学的发端和地域性医学流派的形成进行梳理,将有助于加深对地域因素在流派形成中重要作用的认识.
络病概念萌芽于《黄帝内经》,发展于汉代,鼎盛于清代,当代医家做出巨大的贡献,并初步形成"络病证治"体系,为络病学科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本文简单回顾络病思想的源流,重点介绍朱良春教授《虫类药的应用》对络病学说产生的影响以及朱老学术经验"虫蚁搜剔通络法在心系病中的应用".
通过对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未刻本叶氏医案》等著作的分析可知,叶氏对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络病学术思想有着极其深入的研究.叶氏从临床实际出发,研究如何运用《伤寒论杂病》的理法方药来指导络病的辨证施治,如何化裁运用经方,如旋覆花汤、鳖甲煎丸、大黄(廛)虫丸等,师古而不泥古,为仲景络病学术思想的继承和发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广西黄氏壮医针灸流派由黄瑾明教授创建,是在国内外影响较大的一个针灸流派,其特色优势明显、学术影响较大、临床疗效显著、传承梯队完备、辐射功能较强,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本文从该流派的历史沿革、基础理论、技术特色这三方面做一阐述.
中医流派是中医学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问题.通过梳理中医流派的元问题:流派内涵、流派划分标准、流派研究意义、流派研究内容等,进一步明确中医流派研究的意蕴.尝试性提出中医流派研究的若干进路:成立权威的流派研究组织、建设流派传承工作室、传播流派文化、加强流派间的协调与整合、建设流派数据库.
中医学术流派研究是中医学术流派保护、传承与发扬的重要方式.本文主要就中医学术流派研究的主要范畴、思路与方法、关键问题和改善建议等方面进行阐述.
通过研究中医流派的发展历程,提出"时间"、"地域"、"人物"、"学术"四种研究角度.以时间是中医流派历史维度;地域是中医流派的生存空间;人物是中医流派的核心;学术是中医学术流派的具体表现来考察中医流派的形成规律.中医流派中存在的顺应性、分支行、批判性三种学术发展类型,认识到学术性流派与地域性流派是中医流派的主要组成部分.
中医学文化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不同的学术流派,形成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本文阐述了流派的概念及内涵,对不同流派产生的原因作了浅述,并强调了应该从整体性上认识和把握流派的内涵,避免矫枉过正之弊.
本文在中医学派界定和划分等问题上提出个人观点,认为医经、经方、汇通均不当称为学派,前两者实属图书分类,后者当属医学发展的新领域,其下可分出不同的观点.诸多学派可归纳为河间、易水、伤寒、温病四个大学派,相反相成.河间学派包含攻邪学派、丹溪学派,易水学派包含补土派、温补派.
梳理了明代名医李士材的生平、学术思想和成就和李士材学术流派的传承脉络,及该流派的第十一代传人传承与学术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