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感冒后嗅觉障碍是最常见的嗅觉障碍之一.文献报道其疗效在10%-30%.糖皮质激素是我们熟悉的药物,2012年美国突发性聋的诊疗指南以及2013年美国贝尔氏面瘫诊疗指南均把糖皮质激素列为一线治疗药物.我们前期研究发现经鼻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及鼻-鼻窦炎性疾病相关的嗅觉障碍有很好疗效.神经生长因子对于嗅神经损伤后修复的研究很少.本研究尝试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和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感冒后嗅
【机 构】
:
中日友好医院耳鼻喉科 中日友好医院病理科
【出 处】
:
2014年全国鼻科年会暨第六届鼻部感染与变态反应疾病专题学术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感冒后嗅觉障碍是最常见的嗅觉障碍之一.文献报道其疗效在10%-30%.糖皮质激素是我们熟悉的药物,2012年美国突发性聋的诊疗指南以及2013年美国贝尔氏面瘫诊疗指南均把糖皮质激素列为一线治疗药物.我们前期研究发现经鼻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及鼻-鼻窦炎性疾病相关的嗅觉障碍有很好疗效.神经生长因子对于嗅神经损伤后修复的研究很少.本研究尝试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和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感冒后嗅觉障碍.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原发于下鼻甲的肿瘤特点,提高对下鼻甲肿瘤的认识.方法 收集1998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34例下鼻甲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8例,女16例;年龄25~76岁,平均45.6岁.所有病例均经病理确诊.结果 1、肿瘤性质:34例下鼻甲肿瘤,23例为良性肿瘤,11例为恶性肿瘤.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是血管瘤(18/23),占78.3%,占所有下鼻甲肿瘤的52.
目的 探讨广泛侵及颅内的鼻咽纤维血管瘤的综合治疗方法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至2010年2月经治的3例广泛侵及颅内的鼻咽纤维血管瘤患者综合治疗的临床资料.3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25岁、32岁、42岁,病史为2年、2年、5年.主要临床表现为鼻塞3例次,头痛3例次,鼻出血2例次,失嗅2例次.术前均行鼻窦颅脑CT及MRI检查,显示原发于鼻咽部瘤体广泛侵及颅内.2例行CTA检查显示
目的 探讨原发于蝶窦的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提高诊疗水平,避免产生严重并发症.方法 总结分析我科收治的1例原发于左侧蝶窦的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病理类型和治疗效果,并随访观察,复查鼻窦MRI.结果 本病主要症状为血性鼻涕、头痛和视力损害;影像学检查见蝶窦占位,蝶窦骨壁及颅底有骨质破坏,伴有筛窦阻塞性炎症;在当地医院切除部分肿瘤组织病理报告低分化鳞状细胞癌,我科行鼻窦内窥镜手
目的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是鼻腔常见的良性肿瘤,具有易复发、侵袭性及恶变性,目前手术切除是治疗该肿瘤的首选方法.切除内容包括肿瘤本身、病变的黏膜及肿瘤基底部骨质的切除.而肿瘤切除不彻底是肿瘤复发的主要原因.本研究通过观察肿瘤基底部骨组织临床病理学表现,探讨手术中骨质切除的必要性及对其复发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切除鼻腔鼻窦骨化纤维瘤的疗效.方法 收集本院2006~2012年间31例采用鼻内镜下切除术的骨化纤维瘤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手术方式、治疗结果和随访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共31例患者,19例女性,12例男性,平均年龄23岁(6~55岁),其中26例采用鼻内镜径路,5例采用鼻内镜联合鼻外径路切除肿瘤.22例完全切除,9例部分切除.随访4~80个月,平均25个月.
目的 运用组织芯片技术对鼻咽纤维血管瘤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REG、OPN、c-Src、STAT3与p-STAT3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联系患者的临床资料,寻找可靠的判断预后的指标.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HIF-1α、VEGF、CREG、OPN、c-Src、STAT3与p-STAT3在70例患者肿瘤样本中的表达水平.镜下估算每个组织阵列点中
目的 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手段.放射线杀伤肿瘤细胞最重要的生物学效应是使DNA双链断裂(DSBs),细胞在DNA DSBs时所启动的修复机制是肿瘤放射抵抗或复发的根源.Mrell-Rad50-Nbsl(MRN)复合体是DNA DSBs修复中的关键蛋白,我们已证实人鼻咽癌细胞株CNEI和CNE2在接受半致死剂量的放射线照射后,Mre11、Rad50、Nbs1蛋白表达上调,提示鼻咽癌细胞可能通过
目的 糖皮质激素对于多数嗅觉障碍有治疗作用,但其机制尚不明确.现有研究显示糖皮质激素主要通过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后通过基因组效应发挥作用.新近研究发现脑组织中某些区域只有糖皮质结合蛋白表达而没有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提示可能在这些区域糖皮质激素通过非糖皮质激素受体发挥作用.目前文献中关于糖皮质激素受体以及糖皮质激素结合蛋白表达在动物中的研究非常有限.尚未见到有关人嗅粘膜中这些糖皮质激素相关指标表达的
目的 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后,观察SD大鼠在不同时间鼻腔黏膜电刺激嗅觉诱发电位(electrical olfactory evoked potential,EOEP)的改变;嗅球组织形态学及嗅球中嗅觉标记蛋白(olfactory marker protein,OMP)表达的变化以及嗅球中单胺类神经递质浓度的变化规律,揭示单胺类神经递质在缺血致嗅觉障碍中枢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目的 研究慢性鼻-鼻窦炎(CRS)伴嗅裂炎患者嗅黏膜的神经病理学改变,探讨这类患者嗅觉障碍的相关机制.方法 研究对象为中日友好医院耳鼻咽喉科需手术治疗的CRS患者,纳入标准是按照CPOS诊疗指南的CRS患者,均完善鼻窦CT扫描.嗅裂炎的诊断依据嗅觉障碍和鼻窦CT检查提示嗅裂异常信号.共纳入28例患者.行内镜鼻窦手术时探查嗅裂,观察嗅区,处理病变,并取位于上鼻甲的嗅黏做病理检查.行常规HE病理检查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