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了提高煤层气资源(储量)计算精度,论述了同埋深梯度法、等值线面积权衡法和井点面积权衡法求煤层含气量校正系数的计算方法.基于沁南X1井区煤田地质勘探和煤层气井勘探实测含气量资料,利用上述方法分别计算了煤层含气量校正系数,结果表明两种面积权衡法得出的校正系数较接近,同埋深梯度法求得的校正系数偏大.探讨了煤层含气量校正系数随埋深、煤阶的变化规律.
【机 构】
:
煤层气资源与成藏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221008;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江苏22111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提高煤层气资源(储量)计算精度,论述了同埋深梯度法、等值线面积权衡法和井点面积权衡法求煤层含气量校正系数的计算方法.基于沁南X1井区煤田地质勘探和煤层气井勘探实测含气量资料,利用上述方法分别计算了煤层含气量校正系数,结果表明两种面积权衡法得出的校正系数较接近,同埋深梯度法求得的校正系数偏大.探讨了煤层含气量校正系数随埋深、煤阶的变化规律.
其他文献
通过对黔西比德向斜煤的等温吸附解吸实验,从煤层气的解吸率和解吸时间等方面,探讨了比德向斜煤层气的解吸特征,分析了比德向斜四个煤层中煤层气的解吸速度与解吸时间、可解吸量之间的关系.实验表明,比德向斜南部煤层气含气量和解吸率都优于北部,较高的解吸率分布表明比德向斜各地段煤层气可采率普遍较高,煤层气开采应有较高的采收率.
煤储层气、水两相渗透率特征及随含水饱和度变化规律,是认识煤储层排采渗流机理的重要途径.基于不同煤级煤岩气驱水实验成果,探讨了不同煤级煤的相对渗透率特征、影响因素及随含气饱和度变化规律.实验结果显示:沁水盆地煤岩相对渗透率显示出一高五低特点,即残余水饱和度高、等渗点相对渗透率低、CH4有效渗透率低、含气饱和度低、两相共流跨度低、束缚水下CH4渗透率低;各煤阶煤气、水渗透率与含气饱和度呈幂函数关系.以
以沁水盆地南部3号煤层和15号煤层为对象,采用类比法、内插法等方法对该区含气饱和度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号煤层含气饱和度的值一般为20.6%~128.01%,平均70.53%,变化范围较大;15号煤层含气饱和度一般为11.09%~132.42%,平均59.47%,分布较为集中.含气饱和度值由东向西、由南向北递增;含气饱和度与煤储层埋深具有良好的负相关性,即含气饱和度随煤
黑龙江省是煤炭资源大省,煤层气资源非常丰富.通过对黑龙江省煤层气地质赋存特征、现有的勘查工作成果及存在问题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对下步合理勘探开发煤层气产业提出了建议.
根据矿区煤田地质和煤层气勘探资料,对矿区煤层气地质背景、煤层气赋存特征和煤层气富集控制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评价,结果显示:水城矿区煤层气富集程度高、吸附能力强,这主要是因为矿区具备良好的储集、盖层和水文条件,以及利于煤层气富集的煤级、煤质等条件.结论认为:水城矿区煤层气赋存条件良好,含气量大,适合于煤层气开采.
气体动力造穴作为一种新的煤层气储层强化增产工艺技术,较其他煤层气井完井工艺具有其独到的优越性,目前该工艺已在部分地区进行了应用试验.文章分析了以空气作为动力介质的煤层气井气体动力造穴的基本原理,以某井实测的储层物性参数及地质条件,介绍了煤层气井空气动力造穴所需的设备、工艺过程及相关技术措施等.
针对电潜泵工频系统启动电流大、寿命短、能耗高等诸多问题,对电潜泵变频控制系统进行研究.介绍了电潜泵变频控制系统的原理、组成和功能,并分析了变频器在应用过程中的干扰问题及抑制方法.5口井的现场应用表明,电潜泵变频控制系统运行状态良好,延长了检泵周期,在煤层气井上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贵州省煤层气资源丰富,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本文利用COMETPC-3D软件对贵州省两个极有开发潜力的煤田——六盘水煤田和织纳煤田进行了产能模拟,结果表明,煤层渗透率对煤层气井的产能具有很大影响,但并不是绝对的因素.在临界渗透率以前,煤层气稳定日产气随渗透率的增加而增加,在临界渗透率以后,渗透率对煤层气井稳定日产气量的影响不明显.
我国是煤炭资源和煤炭生产大国,国内快速发展的经济和缺油少气的资源状况导致我国能源对煤炭过度依赖,煤矿安全生产和大气环境保护面临严峻的形势.开发丰富的煤层气资源是我国优化能源结构、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战略选择.本文通过分析煤层气产业大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的煤层气发展历史,以及两国不同阶段煤层气相关政策对产业发展的影响,认为政策对煤层气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我国已出台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多项优惠政策
煤层含气量是煤层气勘探与开发首要获取的参数.煤层含气量分为损失气、解吸气和残余气,一般而言,损失气可通过回归得到,解吸气和残余气通过解吸获得.本文以残余气为重点,针对现场测试中常遇到的两种特殊情况(残余气过小,直接测试误差较大;需快速获取含气量数值),分析了现场残余气测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数据准确性的影响,并首次提出区别于常规测试的残余气数值计算方法,通过与实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认为该方法准确度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