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无定形碳包覆介孔NiO(表示为NiO@C)纳米复合材料通过水热方法大量合成,其介孔结构决定了电极材料超高的活性表面积和增强的离子利用率,并且碳壳提高了电极材料的电子导电率
【机 构】
:
东华大学,上海市松江区人民北路2999号,20162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定形碳包覆介孔NiO(表示为NiO@C)纳米复合材料通过水热方法大量合成,其介孔结构决定了电极材料超高的活性表面积和增强的离子利用率,并且碳壳提高了电极材料的电子导电率。在NiO和碳材料的协同作用下,介孔NiO@C纳米复合材料与NiO材料(比电容707 F g-1以及循环6000次后降低~13%)相比表现出较高的比电容931 F g-1(2Ag-1)和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循环6000次后降低~7%)。
其他文献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ayred Double Hydroxides,简称LDHs)又称类水滑石(HTlc),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元素组成的具有水滑石层状晶体结构的氢氧化物。它具有层状结构,层片带
纳米材料在空气中的稳定性是影响其光电器件性能的重要因素.FeS2颗粒表面极易发生氧化分解,而且纳米晶具有大的表面积,加速了FeS2纳米材料的氧化分解过程.因此,FeS2纳米
具有高法拉第赝电容特性的导电聚合物聚苯胺(PANI)是一类较新的电极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环境稳定性和电化学可逆性,高比容量(酸性体系下达300-500 F.g-1),易制备
本论文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石灰石/石膏脱硫液的分析。石灰石/石膏法湿法脱硫虽然能够降低烟气中二氧化硫的排放浓度,但烟气中水汽及所含可溶性盐的大量排放,应该是我国大面积
NaLiTi3O7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电位合适、理论比容量高、循环性能好等特点,是非常具有研究价值与应用前景的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本论文采用NaCl熔剂法成功制备了纯相NaLiTi3O7,系统研究了原料组成、烧结温度和烧结时间等反应条件对合成产物性能的影响。采用XRD、SEM和TEM等技术对这些材料的物相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采用恒电流充放电、循环伏安(CV)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等技术检
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包括有光纤光栅,其特征在于光纤光栅安设在一个细长的陶瓷盒体内,陶瓷盒体沿纵向通过隔板分隔成前腔和后腔,光纤光栅由陶瓷盒体后端通
CIGS作为薄膜太阳能电池的重要吸收层材料,颗粒间接触引入了较多的界面态,并成为载流子复合心。提高CIGS薄膜结晶性,制备大尺寸晶粒的CIGS薄膜以减少界面态的存在,对提高薄膜
采用复合纳米结构SiO2为模板,成功制备出热稳定性和光吸收性能优异的氮化碳纳米空心球(HCNS)。然而,通过一次热聚合方法制备的HCNS,由于材料自身聚合不够完全使得结构中
借助无机配体S2-取代CuInS2纳米晶表面的有机配体[1],采用滴涂法制备CuInS2前驱体薄膜,然后在硒气氛中快速升温热处理获得CuIn(S,Se)2薄膜.系统地研究了不同硒粉量、不同
随着对非常规、可持续发展的器件的需求增多,多功能、环境友好的储能器件受到了巨大的关注。其中,超级电容器又叫双电层电容器、电化学电容器(通过极化电解质来储能)是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