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受压杆件比较可靠的稳定性分析

来源 :2007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an461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工程上,杆件受压的情况普遍存在,如空气压缩机的活塞杆、曲柄连杆机构中的连杆、托架中的支杆、析架结构中的受压杆件等,当这些连杆受压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干扰(如轴向载荷偏心、压杆轴线不可能理想平直、材料不均匀等),如果载荷大于临界应力,杆件就会发生侧弯状态,以致承载能力急剧下降,也就是丧失稳定性,简称失稳,又称屈曲。通过采用合理的计算方法、计算机作有限元验证,对中心受压的杆件的稳定性进行比较可靠的分析。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改善焦炭热性质的新方法——采用甲烷化学气相渗透沉积技术在焦炭内外表面进行热解炭的渗透沉积,用SEM、PLM对渗透沉积前后焦炭的微观结构进行了观察,利用TG-DTG对渗透沉积前后焦炭进行非等温热重分析,化学气相渗透沉积热解炭修整焦炭气孔结构,溶损反应活化能增加,从而降低了焦炭的反应性,提高了焦炭的反应后强度,焦炭热性质大幅度改善。
本文对含碳球团在高温电阻炉内的还原熔分形貌特征进行了取样观察,通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仪对不同时间含碳球团还原的显微结构和组织成分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含碳球团还原过程中铁连晶的形成、长大和凝聚,球团首先在热面层形成一层致密的金属铁壳,然后内部碳还原剂对金属铁渗碳降低了铁的熔化温度,促进了铁的熔化和渣铁的分离,形成粒状生铁和粒状渣。
阐述了焦化行业的节能降耗方面现状及各焦化厂因工艺、设备不同而工序能耗存在差距,通过分析焦化工艺、炼焦技术及焦化节能技术,提出了焦化在节能降耗的采取措施和建议。
本文着重叙述了我国煤焦油加工现状,指出了我国煤焦油加工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外煤焦油加工技术及国内煤焦油产品市场需求,提出了我国煤焦油发展趋势。对煤焦油加工企业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随着高炉冶炼强度及喷煤比的不断提高,焦炭热性质在炼铁生产中受到了更多的重视,而基于生产数据的焦炭热性质预测和控制对焦炭生产企业尤其重要。本文收集了国内某厂从2004年到2005年的生产数据,但是由于生产过程中的检测数据偏少,只得到了31 组有效的数据。在生产数据样本量少且离差比较大的前提下,采用决策树方法对生产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初步分析结果,发现该厂的生产数据分为符合不同煤-焦关系的两组:一种为反
本文从矿相分析的角度阐述了邯钢澳矿配比调整前后烧结矿显微组织形态的变化。通过矿相鉴定及冶金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澳矿配比由28%~30%增加到43.5%后,烧结矿仍然具有不错的冶金性能指标及较为理想的显微组织结构,进一步说明原料结构的合理调整是降本增效的有力手段;同时,通过显微分析发现,随着澳矿配比的增加,烧结矿中赤铁矿及脉石在含量和存在形态方面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并从微观角度剖析了这种变化对烧结矿冶
本文针对GB/T4000—1996《焦炭反应性及反应后强度试验方法》,通过对国内相关单位进行调研,收集国标中存在的一些大家公认的问题和缺陷,同时也对在执行国标中存在的问题、意见和建议进行汇总,以期纠正目前国标尚未重新修订,在测试焦炭热性能可能出现的各种不符合国标规定的习惯性的操作。
为探求碳粉对磁铁精矿微波加热的影响,本文以微波加热(2.45GHz,1kW,加热时间20min)配碳(1%~3%(质量分数))磁铁精矿实验为基础,进行了加热后试样的X衍射分析和过程的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微波加热后的试样中有Fe和FeO。加热过程中有碳粉与磁铁精矿之间的直接还原反应发生,它吸收大量热量,这是造成试样的温度随着配碳量的增加而降低的主要原因。
本文应用CCD摄像机在线采集烧结机尾断面图像,对其进行实时图像处理、特征提取。根据烧结操作人员对烧结矿FeO含量判断的方法和经验训练的BP神经网络对图像分类辨识,分析得出相应的FeO、燃料、水分等操作参数,应用人工智能方法指导烧结生产操作。
针对摩托车发动机壳体的结构特点及工艺要求,介绍了一种切实可行的铸锻双控成形模设计方案。该双控成形模选择最大截面为分型面,锻芯的变形力完全作用于壳体内部型腔,使壳体受力均匀,设置斜销式抽芯机构,抽芯滑块采用T 型槽导滑等结构,采用模温机及循环的冷却水控制模具温度,浇注系统设计时采用FLOW3D仿真软件进行模拟填充,对工艺流程协调优化,解决了热膨胀、气孔及气密性等问题,提高了产品品质,并已进行壳体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