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GFZ国家实验室科研布局演化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

来源 :中国地质学会2017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yy50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及时掌握国际上知名国家实验室的业务结构,分析其演化规律将对于我国国家实验室筹建及业务布局规划相关工作起到关键借鉴作用.本研究选择基于文献计量的方法对该实验室科研布局演化特征进行多维度分析,以期为我国此类国家实验室筹建提供参考和支撑。
其他文献
"一带一路"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外大局提出的重要发展战略.作为世界科技期刊大国,相比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具明显的办刊优势,其沿线各国在地质、资源、环境、生态等方面共谋发展的迫切需求给中国地学科技期刊服务"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中国地学科技期刊应抓住有利条件,积极主动地谋划全局性的出版战略和运行计划;同时要拥有全球的视野,通过面向世界的举措,不断提升中国
本文主要对班戈-八宿构造岩浆岩带中的花岗岩类中的乌哥桑的花岗闪长岩进行了研究。综合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鸟哥桑二长花岗岩应该属于Ⅰ型花岗岩,属于偏铝质Ⅰ型花岗岩,可能为班公错-怒江洋岩石圈南向俯冲的地球化学动力背景下,俯冲的洋盆火成岩岩石经过部分熔融作用而形成的产物。
互联网对地质科技期刊是一种冲击,人们的思维方式要有一个颠覆性的变化,以应对"互联网+媒体"这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国家的政策导向是科技期刊要企业化经营。地质科技期刊如何强化自我生存能力需要深入思考。笔者早在1993年就提出地质科技期刊一定要转变观念,要参与市场竞争,不仅要有社会效益,也要有经济效益。新媒体时代,不仅要做纸媒,还要做数字媒体,做活动,做增值服务。
为了给相关管理部门提供期刊价值参考,本文针对中国地质调查局及其局属单位公开出版的31种科技期刊,以CNKI数据库和《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为数据源,统计了2011-2015年期间期刊出版情况、被相关数据库收录情况、被引情况和影响因子情况等评价指标.统计结果表明:虽然涌现出《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地质学报》、《地质论评》、《矿床地质》、《地
本文从国际油价与油气行业上游研发支出相关性的角度出发,研究了油气行业研发资金在不同类别技术上的投入变化,认为信息技术研发投人加大成为趋势。从公司的角度看,国际石油公司和服务公司对信息技术上的研发各有侧重,前者更注重通过信息技术提高现有油气田产量,后者则加强传统储层描述技术领域的信息技术研发。两者都试图通过地面设备的革新来提高能效,也都大幅度减少了建井和修并技术的研发力度。呈现出鲜明的特点。就未来趋
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简称"一带一路",英文正式规范为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以来,这一倡议迅速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相关国家的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地区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丰富,为国际地学合作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在这一新形势下,作为地学知识和信息传播交流的平台,我国地学期刊也迎来了国际化发展的
文章从期刊定位和稿源范围的角度分析了《资源调查与环境》更名为《华东地质》的必要性及意义,并指出学术期刊更名对期刊知名度、稿源、影响因子及传播带来的影响.以《华东地质》为例说明,明确期刊定位、积极宣传、提高质量等是确保期刊更名后保持影响力的重要措施.
俄罗斯远东南部地区与中国东北相毗邻,具有相似的大地构造环境与成矿地质背景.俄罗斯远东南部地区近年来加大了铀矿的找矿与普查工作,取得了一些的成果,尤其是艾利康钾交代岩型铀矿床及玄武岩盖层下的古河谷型铀矿床.截止2016年,俄罗斯远东地区共发现7处大型铀矿床及二十余处中小型铀矿床,远东南部共探明铀储量达38.67万吨,其中大部分集中在艾利康矿区,艾利康矿区的铀探明储量占全俄罗斯的36.2%.本文总结俄
随着全球页岩气工业的发展,对页岩气开发可能会带来环境风险也已引起学术界、管理部门以及普通大众等的普遍关注,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对国外页岩气环境研究分析,对我国得出以下启示:(1)加在强页岩气开发关键技术研发和相关环境问题研究;(2)完善页岩气开发操作规范和流程以及制定相关行业标准;(3)加强页岩气开发全过程的环境监测及相关数据库共享建设;(4)鼓励国内智库开展我国页岩气开发战略研究;(5)加强
目前全球开采的金属矿主要来自地壳浅层(深度500m以内),据预测,这些金属矿产将在2050年前消耗殆尽.已知矿床深部和覆盖区(包括植被、土壤戈壁、岩层覆盖区和沼泽区等)的资源预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攻深找盲",已经成为找矿预测的新方向.从成矿理论来看,地球内部有利的成矿空间主要分布在地下5~10km的深度范围,因为这个空间是地壳内部物质与能量强烈交换及其动力作用的汇集地域,也是成矿要素发生突变和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