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闽北一次春季暴雨天气过程特征分析

来源 :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hao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常规及非常规观测资料,对2008年3月29日发生在闽北地区的一次春季大范围暴雨天气过程进行特征分析表明:这次强降水天气过程满足形成暴雨的三个条件:有充足的水汽供应;有强的上升运动;特别是有较长的持续降水时间。本次暴雨天气过程是由二次不同时段的不同影响系统造成的:高空浅槽的快速东移、低空急流和低层暖切北抬、风速和风向辐合、地面倒槽及东路扩散冷空气入侵触发闽北地区不稳定能量的释放,这些是造成闽北28日夜间强降水天气发生的主要影响系统。并造成二个中尺度降水云团的发生。第二次强降水过程为贝加尔湖槽前的西风平直气流、低空急流、低层冷切及地面冷锋南压是造成闽北地区29日白天的强降水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这次影响系统造成一个中尺度降水云团的发生。
其他文献
在分析我国省会城市现行气象服务机构及运行机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论述了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对此项改革的思路、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讨。
本文利用郑州城市生态站与郑州国家气候基准站的温、湿气象要素资料,计算出2004—2007年的月平均气温差和平均相对湿度差,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郑州城市干、热岛强度的季节变化。此外,通过利用这4年各个观测时次的年平均气温差和平均相对湿度差的计算值,表征了郑州城市干、热岛强度的日变化。研究发现:郑州城市热岛强度秋季大于春季,日变化则基本上具有夜间强、白昼弱的特点。干岛强度同样是秋季大于春季,日变化特点也为
利用保定市国家一级观测站和周边邻近的徐水、满城、望都、高阳4个二级站1970—2007年的逐日气温资料,应用统计学的方法,对保定市热岛效应的总体特征、年际变化和四季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保定市城市热岛效应十分明显,在最近的38年中,市区比郊区年平均气温平均偏高0.7℃,且这一现象有增强的趋势,平均增高0.1℃/10a,最近几年,市区与郊区年平均气温差达到1.0℃。保定市城市热岛效应主要表现在对
利用非静力平衡中尺度数值模式MM5(V3-6),对2003年7月4日-5日发生在江淮流域的一次中尺度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数值模拟的结果,对造成此次暴雨过程的对流云团中冰相粒子的结构和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地面降水的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分析了冰相云微物理过程和地面降水的关系,最后分析了冰相态粒子的来源项随时间的演变。主要研究结果表明,冰晶、雪和霰三种冰相粒子分别主要分布在200hPa、
本文利用气象资料分析了2007年淮河梅雨洪水期间(6月19日~7月26日)的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对致洪暴雨过程和流域大洪水气象成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发现梅雨期淮河流域洪水与南亚高压中心及脊线位置、西风急流的位置和强弱、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伸入大陆脊线位置以及中高纬度建立稳定的阻塞高压有密切的关系;淮河流域梅雨期出现洪水是行星尺度、天气尺度及次生天气尺度等多尺度天气系统共同影响的结果。
利用1950~2005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和赤道中东太平洋表层水温(SST)资料,统计分析了赤道中东太平洋表层水温异常与TC频数、强度、源地和路径等的关系。结果表明,赤道中东太平洋暖异常年:(1)TC发生频数偏少,较常年平均偏少2-3个,但强度偏强,强台风和超强台风发生数偏多,较常年平均偏多1个左右,且随着暖异常强度的增强,TC发生频数偏少,强度增强愈加明显;(2)TC生成位置偏东偏南,1
利用中国160站1951~2005年和江苏省59站1961~2004年的月平均气温资料,在分析江苏气温变化的季节—年际变化特征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江苏夏季气温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的时间和空间特征。发现:江苏夏季气温70年代到90年代前期基本上处在一个偏凉期,60年代及90年代中后期以后基本上处在一个偏热期;江苏夏季气温异常存在显著的准6年左右、准9年的年际周期和以16年为中心的年代际周期;在江苏夏季
本文采用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刘红亚、薛纪善等人合作开发的加入多普勒雷达资料同化模块的GRAPES3D-Var系统以及GRAPES模式设计了同化雷达资料的3DVAR试验和未同化雷达资料的控制试验,对2007年7月3日到4日江淮流域的暴雨进行了分析和数值模拟。实现了多普勒雷达资料在模式中的直接同化,且分析结果表明,多普勒速度的直接同化,能够改善几乎整个三维风场分析。在雷达影响半径范围内,风场明显得到加
本文对2007年8月1日发生在北京地区的局地暴雨过程进行了大尺度环流背景、物理量诊断和中小尺度系统分析,结果表明这次过程是在高空西来槽和东北低涡的环流形势下,在有利的不稳定层结和高低空动力配置条件下,由三个对流云团共同影响,在城区合并后南压造成的;边界层东南气流的水汽输送、城市下垫面的热力作用以及冷暖空气的剧烈交绥,是城区和南部地区出现强降水的主要原因;过程中降水的强度与TBB低值中心相对应,降水
2006年6月29日和2008年6月20日,安徽北部的泗县和灵璧县出现龙卷风,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本文对这两次龙卷风发生前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对流参数,垂直风切变,地面中尺度系统以及雷达回波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次龙卷风发生前,副热带高压均受台风顶托处于西伸增强阶段,同时西风带有高空低槽东移影响,低层西南急流强盛,水汽供应充足。大气层结都处在强不稳定状态,CAPE值在1000J.Kg-1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