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以美元为主的贸易支付和清算体系受到重大挑战,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开始进入议事日程。近年来,人民币在跨境贸易结算和投资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并在逐步谋求成为国际储备货币。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获得蓬勃发展,伦敦、新加坡、台湾等其他国际金融中心的人民币离岸市场也不断取得长足进展。美元和日元国际化过程中商业银行的国际化进程、业务模式等的转变可以为我国的商业银行提供有益的参考。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使得商业银行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短期来看,商业银行在对公业务以及跨境服务等业务领域面临着新的机遇。未来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对于跨境贸易,商业银行要积极开拓大宗商品交易服务领域、离岸人民币市场产品以及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合作的贸易金融产品的创新;在外汇交易领域,中国的大型国际化银行应该提高在外汇交易市场的报价与交易能力,特别是提高对伦敦、香港和上海等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资源投入力度。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金融自由化程度更高,商业银行将面临新的风险管控形式。利率市场化改革使得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面临新的挑战。汇率的双向浮动也会给商业银行带来潜在的损失。在境内外人民币流动性补充渠道没有完全打通的情况下,境外机构面临的人民币流动性风险仍然较大。离岸人民币业务发展初期,由于专业人员缺乏,规章制度不健全、内控机制不完善、信息系统功能有限等都会引发操作风险。汇丰银行与中国银行的对比分析显示,外资国际银行与中国商业银行在离岸人民币业务方面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而且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势会逐渐显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应该更加注重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培养一批具有国内、国际专业认证资格的中高级专业的复合型人才。运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流程,构建更广泛的人民币清算网络,完善人民币清算系统与外汇清算系统的流程再造,提供人民币账户透支的流动性支持及隔夜投资产品。正确处理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的关系,做到发展速度与风险管理的协调统一。加大人民币国际化银行产品的创新力度。同时积极推动海外布局,发展跨国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