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明确农业大省河北省丰枯水期地下水硝酸盐分布差异,于2006年雨季前后在该省平原区11市地采集432个地下水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个时期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均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其对数值的空间变异函数最佳拟合模型分别为指数和球状模型,地下水硝酸盐分布具有较强烈的空间相关性,自相关范围雨季后小于雨季前。经Kriging插值可知,地下水硝酸盐在两时期都为北部高、南部低,地下水硝酸盐各级水体分布面积大小依次
【机 构】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营养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市海淀区曙光花园中路9号 100097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出 处】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明确农业大省河北省丰枯水期地下水硝酸盐分布差异,于2006年雨季前后在该省平原区11市地采集432个地下水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个时期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均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其对数值的空间变异函数最佳拟合模型分别为指数和球状模型,地下水硝酸盐分布具有较强烈的空间相关性,自相关范围雨季后小于雨季前。经Kriging插值可知,地下水硝酸盐在两时期都为北部高、南部低,地下水硝酸盐各级水体分布面积大小依次为:Ⅲ类>I类>Ⅱ类>Ⅳ类>V类。地下水硝酸盐在雨季后有所下降的区域范围小于有所升高的范围,西北部以升高为主,东北部靠近渤海湾区域以及吉龙满族自治区、武安市部分地区下降最多,普遍降幅在5mg/L以上。
其他文献
根据滇池流域工业企业产业结构、分布和污染现状调查,结合昆明市社会经济发展及工业布局相关规划,分析目前工业企业的发展趋势,预测工业企业发展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提出相应的产业结构布局和相关治理政策的建议意见,为滇池的水污染防治和昆明市的发展战略规划提供参考。
构建数字湖泊是保护生态环境、永续利用淡水资源的重要举措。数字湖泊数据种类繁多、数据现势性要求高、数据结构复杂,设计合理的数据组织模型成为建立数字湖泊的技术瓶颈问题之一。论文作者曾经主持了数字洱海的专题研究开发项目,论文以数字湖泊建设实践为基础,分析了数字湖泊数据特点,提出了数字湖泊的总体概念模型及技术架构,研究了数据组织的技术难点,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本文在河口、海岸、陆架模型(ECOM)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氮、磷营养盐、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有机碎屑以及底栖碎屑6个变量的低营养级生态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该模型研究胶州湾典型污染物氮磷的输运和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河流输送是胶州湾氮、磷营养盐的主要来源,考虑底部释放和生物过程有效改进了陆源输入氮模拟浓度偏低和磷酸盐模拟浓度偏高的现象,考虑生物化学过程的水质模型模拟的氮磷浓度的分布更趋
基于新疆地表水水资源紧缺,生态环境系统脆弱的现状,本文从如何减少废气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利用新型能源这一目标出发,以新疆特殊地理环境下几例地下水源热泵供热制冷应用的实际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希望和中东部使用成熟地区探讨交流,对水源热泵技术做更进一步的宣传、研究和总结,使其能够更好地在新疆及其他西部地区广泛应用。
通过分析我国环境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提出当前环境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大连市作为一个典型的石油、化工工业城市的实际情况,依据重大化学品危险源企业及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供需要求,对大连市重大化学品危险源污染监控防范系统建设方案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设计,实现了大连市“数字全域”和重大化学品危险源的动态管理,提出中国今后开展重大化学品危险源管理研究的建议。
以南宁市南湖2009年水质监测资料为依据,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南湖的富营养化程度,对其水质状况进行分析,并对南湖补水量合理性进行初步探讨。
城市污泥含有大量有害成分,污染环境,城市污泥的有效利用方式是同时实现其减量化和资源化利用。进入21世纪。钢铁冶金行业在产能扩张的同时,在节能环保领域也取得了很大进步,其固、气废弃物处理方式逐步成熟。本文分析了城市污泥在钢铁工业中利用的前景,讨论了城市污泥在炼焦和烧结领域中同时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
生态建设区的发展及其生态补偿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目前全球经济与国际社会发展形势,对生态建设区的发展战略与生态补偿的制度设计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生态建设区的发展应该:①转变理念,少求财,多求福;②积极鼓励人口迁出,减少生态建设区的实际常住人口;③建设宜居城乡体系;④打造天地人相融合的度假旅游产业;⑤实现生物质产业的生态化;⑥集约发展特色工业产业园区;⑦加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管
本文概括了广西锰矿资源储量和资源利用现状,总结了广西电解锰行业专项整治工作取得的成效,使利用锰矿资源生产产生环境污染的电解锰行业环境问题得到了基本解决,同时指出整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电解锰行业治理和整治的下一步对策和建议。
建设生态省是实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是运用系统学、生态学、经济学和社会学基本原理来综合规划、设计和组织经济社会活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就海南提出建设生态省的内涵,通过数据比较分析生态省建设10年前后的环境变化情况。总结海南生态省建设的经验和做法,提出在全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形势下海南生态省建设的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