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华北平原是我国人类活动最频繁的地区之一,浅层地下水是华北平原主要开采层。本文探讨了60年代以来,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开采条件下水位变动带及其综合给水度的变化特征,分析了其变化的时空分布,认为:浅层地下水的持续大量开采和补给减少引起了水位变动带的较大变化,变动带综合给水度变化与之基本一致。对比1959、1984和2003年水位资料进行计算,山前平原变动带及其综合变化幅度最大,给水度增幅大都在0.018
【机 构】
: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河北石家庄 050061
【出 处】
:
2010年城市地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论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北平原是我国人类活动最频繁的地区之一,浅层地下水是华北平原主要开采层。本文探讨了60年代以来,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开采条件下水位变动带及其综合给水度的变化特征,分析了其变化的时空分布,认为:浅层地下水的持续大量开采和补给减少引起了水位变动带的较大变化,变动带综合给水度变化与之基本一致。对比1959、1984和2003年水位资料进行计算,山前平原变动带及其综合变化幅度最大,给水度增幅大都在0.018~0.06之间,最高增幅达0.072以上;中部至滨海平原由于变动带变幅很小,给水度普遍变化较小,变幅在-0.018~0.018之间。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比内梅罗指数法和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得出参评指标中痕量指标较多时,内梅罗指数法评价结果受极值影响较大,并且由于未考虑参评指标权重及评价结果的物理意义难以界定,不适用于综合指标评价;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的相乘相加算子考虑了所有参评指标的权重,并以隶属状况判定评价等级。评价方法较为合理,但是当单项毒理指标超标且浓度较低时评价结果失真,经修正后失真情况得以消除,评价结果也较为客观。
龙湖工程的修建可以改变郑东新区不良的自然地理环境,改善龙湖水系水质,也具有很好的环境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然而,由于工程的修建,打破了原来的生态平衡和环境现状,不可避免的会引起一些新的环境生态问题。龙湖采用黄河水作为供水水源蓄水后能够引起地下水位的上升,在湖区周围地形低洼地带会造成农田浸没问题和土壤盐渍化问题。解决龙湖蓄水后的浸没问题和七壤盐碱化问题的关键在于有效地控制地下水位。解决龙湖渗漏问题的最
为应对能源资源紧缺,推动节能减排,浅层地热能作为清洁可再生能源,其开发利用受到美国、瑞典、瑞士、德国等许多西方发达国家重视,并出台相应鼓励政策。我国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总体处于起步阶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场地勘察和参数测试、地质环境影响监测以及开发市场监管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我国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应分区推进、加强技术研发、建立部门协调机制、重视监测网络
地质调查结果揭示,我国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极大地激化了人地矛盾,产生了许多严重的环境地质问题:地质灾害严重、水资源与土地资源污染加剧、地下水源地建设不足、水环境普遍恶化,威胁着城市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制约着城市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危害与损失:152个主要城市各类问题发生数量为9876处,毁坏房屋97768栋(间),伤亡人员6411人,威胁着147.66万城市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完全评估结果表明,造成
目前沿海地区城市建设迅速发展,软土场地高层建筑密集加剧了地面沉降。采用土工离心机试验方法,控制、利用高岭土模拟饱和软土的欠固结及抗剪强度低工程特性,针对相邻桩基础高层建筑场地范围内地面沉降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相邻高层建筑物荷载同时施加,建筑物间连线中点地面沉降量最大,远离连线中点沉降量递减,反之新建建筑物临空面一侧沉降量大于两建筑物间沉降量。同时粒子图像测速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土体深层位移主要
广州市地下水NH4+和NO2-高浓度区主要集中分布于城市中心区,NO3-超标点除相对集中分布在城市中心区外,在城市外围地带和丘陵区都有分布。造成广州市不同地区的地下水环境三氮污染的原因各不相同,主要为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等人类活动影响,与河网发育平原区地层沉积特点、地下水形成和赋存条件等自然因素也相关,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环境的污染途径复杂多样。广州市地下水环境中三氮形态分布受水文地质条件和水文地球化学作
开发利用华北东部低海拔平原浅层弱渗透含水层地下水,是挖掘水土资源潜力与提高光热生物环境资源利用水平的关键问题。通过借鉴国内外经验和现场勘查设计施工,在天津、沧州、衡水和济阳等地成功建立了“抽咸换淡辐射井”、“河水-雨洪水-潜水循环利用井”、“虹吸连通增采井”等不同类型示范工程,取得了在低成本条件下的良好效果。既解决了淡水、微咸水、甚至是咸水地区的农业灌溉用水问题,也使浅层咸水大规模改造利用成为可能
基于具有抛物线型强度包络线的统一强度准则,即对双剪双参数统一强度准则进行相应的非线性化处理,利用圆孔扩张理论对管桩的挤上效应进行分析研究。考虑中间主应力的影响,推导出了相应的桩周土体弹塑性阶段的应力场和位移场等的解析表达式。研究表明,中间主应力对计算结果有显著影响,塑性区半径明显减小,径向位移和孔内最终压力则明显增大,在相同半径处,孔内的径向压力也增大。强度理论中的参数b对塑性区半径、径向位移及应
针对国家正大力推行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工作,假设贵阳为中心的“黔中城市圈”作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并以“黔中城市圈”为例,探讨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影响,并遵循科学性、系统性与综合性、概括性与可操作性、区域性等原则,构建了由3个层次20个指标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为下一步主体功能区规划方案的优化比选提供理论依据。
岩溶是地下水地质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是隧道建设面临的不良地质现象之一,研究隧址区的岩溶分布与发育规律,对工程建设极为重要。采用物探与钻探相结合的勘察手段,查清了场地范围内的地层岩性及水文地质条件。通过对隧址地质结构、岩性组成、溶洞空间分布、大小及充填情况分析研究,查清了隧道穿越区的岩溶发育程度及其规律,总结了岩溶地质环境,分析了隧道工程的建设风险,提出了相应措施,为工程设计提供了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