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与城市空间重构--基于北京都市区的实证研究

来源 :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61w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现代大都市区空间发展的研究显示,伴随城市增长,人口和就业不断向郊区扩散,而就业的分散往往在城市中心区以外形成新的集聚中心,使现代大都市区呈现多中心空间结构特征。本研究使用2004和2008年北京市经济普查数据,关注北京都市区近年就业空间发展动态,并探讨就业分散化、城市空间重构和产业转移的关系。本文的核心研究问题和内容如下:第一,研究2004-2008年间北京都市区就业空间集聚与扩散动态,探讨就业郊区化趋势。已有研究显示,北京都市区呈现人口近域郊区化趋势,而由于缺乏就业数据,对就业郊区化特征的研究相对较少。考虑到就业的分散化程度往往低于人口,因此本文的研究区域主要选择北京城市中心区(东城区和西城区)及相邻近郊区(海淀区、朝阳区、丰台区和石景山区)的范围。第二,通过识别就业次中心,研究北京都市区空间发展过程中城市空间结构特征及其变化。就业次中心是指远离城市中心区在郊区形成的就业集聚中心,就业次中心的出现往往被认为是大都市区多中心空间结构的重要特征。这里主要探讨就业空间集聚与扩散过程中,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以反映可能的城市空间重构的过程和本质。第三,通过分析北京都市区不同行业间就业的集聚与扩散,以及就业中心、次中心产业结构的变化(多样化与专业化趋势),探讨城市空间重构(即就业次中心的形成及其动态)与地区间产业转移(即产业结构及其空间动态)之间的关系,以更深入理解北京都市区就业空间变动的特征和原因。
其他文献
  "重大事件"(Mega-event)已成为推动当代城市发展及其环境景观建设的重要契机.2010年第16届亚运会的举办,为广州的环境景观建设、人居环境的改善、城市文化的繁荣开启了新
会议
  旅游资源评价是在一定尺度的时空范围内对资源数量、资源丰度、资源级别构成、类型、空间组合情况以及外部环境的综合评价。其意义在于科学评价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会议
  采用克鲁格曼区域分工指数,专业化指数对中部省区2000,2004和2008三个年份的制造业区域专业化分工水平进行测度;通过构建竞合关系模型结合马尔可夫状态转移概率矩阵对中部
会议
  随着经济结构和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变化,现代物流业成为我国新世纪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乌鲁木齐市作为中亚地区的经济贸易中心,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良好的
会议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山东作为中国人口和经济大省,中国最早对外开放的沿海省份之一,不仅经济发展保持快速增长,经济总量持续稳定在全国前
会议
  本文对城市网络研究进程中的议题进行评述并提出若干思考问题.从介绍城市等级关系的研究入手,比较分析了世界城市学说的几种观点,引出世界城市网络研究,并对其研究的若干范
会议
  城市全球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必定伴随着城市内部空间的重塑。值得注意的是,商业空间是城市中最为活跃的空间之一。故此,研究商业空间社会意义的重塑,对城市全球化的
会议
  本文通过Global MoransI指数和Getis-Ord Gi*指数并构建协调发展度模型对塔里木河流域绿洲城镇1995、2000、2005和2008年四个时间点的土地资源效益、水资源效益和城镇化
会议
  研究目的:建立重庆市农村宅基地退出的合理模式,促进户籍制度改革顺利进行,推进城镇化健康快速发展。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农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研究内容:总结重庆市现行农村
  传统的城市体系研究深受中心地理论的影响,强调城市体系中大城市与小城市之间的层级关系,注重分析小城市从大城市获得的资源的单向互动联系,将城市间关系简化为以中心城市为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