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创建测量技术类课程实验教学新模式

来源 :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ebl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21世纪高等教育的发展,应着重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结合测量技术类课程实验教学和实践,创建了“自主学习、自主训练、自主应用、自主提高”四段渐进交互式教学模块,总结提炼了“设计建议型”、“扩展应用型”、“多元求解型”等六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敏锐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能力.经过十年发展和近五年围绕创新教育的集中改革与建设,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和很大的社会效益.
其他文献
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动手能力,针对在电子信息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信息论与编码》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探讨该课程教学,提出了改革的思路和方法。
永磁电机应用越来越广泛,已成为电机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其结构和磁场分布不同于传统同步电机,是电机学教学的难点之一.探讨了MAXWELL2D建模实现电机旋转结构动画显示的方法,并利用MAXWELL2D对永磁电机进行静磁场有限元分析,直观呈现电机内磁场分布特点,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对于其他特种电机的教学过程具有参考价值。
对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供电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应该以应用性目的为出发点,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入手,在本课程教学各环节上进行应用性教学实践.探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所学习的《供电技术》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以及应用性教学的效果。
电力系统概论课程是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在电气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位置.针对高等教育培养具有扎实专业理论基础、具有较强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的要求,提出对电力系统概论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教学内容的改革旨在体现所属学校的专业特色,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开展打下基础;教学方式的改革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培养从
论述了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了在高等教育过程中二者须有机地结合,相辅相成,形成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阐述了直流变换器三电平拓扑变换教学的内容,以Boost变换器为例介绍了直流变换器三电平拓扑的变换过程,分析了其控制方式,研究表明在相同的电流纹波要求下,采用交错开关方式时比传统开关模式可大大减小电感设计值,实践证明,采取了这些措施之后,课堂效果有了极大的提高。
《电气设备及控制》课程是电气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之一,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对电力系统的各种电气设备有清晰、完整和深入的了解,并了解其控制方式,能在工程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得到训练和培养,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和实践中应用打下一定的基础.为了进一步加强本课程的建设,在校教改基金的支持下,本课程组在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实践教学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实践.同时介绍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的《电气设备及
介绍了一个新的电气工程基础课程内容体系,该体系以电能的"生产—输送—分配—消费"全过程为主线,重点讲授电力系统的基本知识,在课程的开始就使学生掌握电能从生产到消费整个过程中各环节的基本原理,建立电力系统的整体概念;以电力系统"分析—设计—运行—管理"为主线,讲授电力系统基本理论、基本分析与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工程思维方式,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基础,本课程内容
面对教学信息化、专业认证以及电力行业对人才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的要求,需要重新审视"电气工程基础"课程的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介绍了华中科技大学为适应新形势下的电气大类培养方案所采取的"电气工程基础"课程建设思路,该思路针对"电气工程基础"课程的特点,采用"两条主线"的课程体系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采用"3+3"的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并采用信息化的教学资源拓宽学生视野,培养
根据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宽厚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敏锐创新能力的要求;提出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基于3+1模式的具有创新精神和研发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方案;给出了此新模式下人才知识体系、相应的课程设置、以及实践环节的强化架构;论述了设置3+1模式培养方案时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