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哲学思想中“气”的内涵考察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inhoho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孟子的哲学思想中阐述了关于如何使用"气"的概念,本文即拟对孟子学说中"气"的内涵及其构成进行考察.性善说和养气论是孟子哲学思想的两个方面,在此讨论"气"就是旨在对一直被忽略的养气论有一个新的认识,并为把孟子哲学思想中的性善说和养气论放在一起讨论创造前提条件.为此,我们首先分析《公孙丑》篇中与"气"有关的内容,由此揭示"气"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研究养气的终极目标"心之修养"是如何实现的,以期待对孟子哲学思想作一个全面的探讨。
其他文献
我国近几年流行的谣言形式多样,层出不穷。谣言的传播比任何时候部更快更广,频频传出的谣言在公众中引起了不小的恐慌。谣言不仅伤人,还会引起犯罪。我们对国内外研究者提出的谣言公式进行了简要总结,如1947年奥尔波特和波特曼提出的公式是,R=i*a其中,R=Rumor(谣言);i=important(重要度);a=ambiguity(模糊度);1953年克洛斯修订的公式是,R=i*a*c,其中,c=cri
为了探讨广西中学教师情绪智力、教学效能感与工作满意度的现状特点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情绪智力量表、教学效能感量表和工作满意度量表对492名中学教师进行调查.对调查的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广西中学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且个人教学效能感显著高于一般教学效能感.中学教师教学效能感不存在性别和学历差异.城市中学教师与农村中学教师总体教学效能感和一般教学效
本研究旨在探讨社交自我效能感、工作满意感和职场排斥性之间的关系,并检验同事交换关系在社交自我效能感与工作满意度、社交自我效能感与职场排斥性之间的中介效应,采用修订和翻译的社交自我效能感量表、同事交换量表、职场受排斥性量表和密西根组织评估问卷的工作满意感分量表对241名在职员工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spssl7.0和Mplus6.0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对回收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社交自
这里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中国的解释学问题(此问题讨论以汤一介、黄俊杰教授等人为代表),二是中国的实践哲学问题(此问题讨论以张汝伦教授等人为代表)。自从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展开了对西方解释学特别是对伽达默尔哲学研究以来,人们开始普遍关注着这两个问题的研究,一方面着力于将西方解释学理论广泛运用于对哲学、宗教、伦理学、社会学、美学、文学、艺术、历史等学科的研究,另一方面则进一步着手探讨“创建中国解释学
合理性标准,此一语词的意义是在对诠释结果提问下的后设反省.诠释结果来自认知、理解、解释、证成等过程,每一过程的进行都有合理性的要求,由于各阶段的合理性要求所根据的合理性标准不完全相同,因此本文将探讨其中细微的差异、关系,并指出合理性标准在诠释过程中的作用与限制.所有合理性的差具都典合理性的共同基础有关,如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是在不变的基础上变化着,也在变化的过程中沉淀出不变基础。
自近代清末民初以来,中国传统哲学需要一个现代转型,似乎是一个公认的事实.但上世纪90年代以来似乎对此观点提出了疑义,这种疑义是从所谓中国哲学理论的"失语"状态引起的.按照这种疑义,由于近代以来借用西方话语来进行所谓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代化,中国学者在国际对话中发不出自己的声音,因而在中国哲学的语言表达、沟通和解读上长期处于"失语"状态.这里的问题实际上就是西方与东方和古代与现代的关系问题。当代诠释学的
儒家经典的形成、传衍和流布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不断的诠释性积累中,文本的内蕴逐渐丰厚化,其所传达的意义也因理解和解释的多样性而不断地扩展、弥散、乃至歧出,形成了包容深广、意味无穷的思想原核.而各文本之间内容的分际与呼应,又使得这些意义在广阔的诠解空间中处在不停的游弋和变换状态,从而形成了更为复杂的穿插、叠加或冲撞的思想效应.作为观念"原意"的发散源和后人不断诠解的对象,最早形成的文本群落构成了
作为东亚文明共同资产的东亚儒学所谓"东亚儒学"指的是,源起于2600多年前的中国山东半岛、由孔子所创立的儒家学说所倡导的儒家价值理念,在其影响所及的地区所呈现出来的儒家思想及其文化.如此形成的儒家思想文化圈,并不是由独立的"中国儒学"、"日本儒学"和"韩国儒学"为分散单元而机械加总的结果.如同任何一门学问都有着自己的局限那样,东亚经典诠释学也有着自己的理论局限,诸如,东亚经典诊释学在经典的文本性分
实际上,类似孔子或苏格拉底一样的古代哲学家,与其说埋头于探求哲学理论,倒不如说是作为共同思考、诊断和助言别人的孤独或痛苦的,并与大众沟通的哲学家而活动.但是,随着这种与大众沟通哲学传统的逐渐消失,陷入经典章句或复杂理论的游戏,每天只是"口头圣贤"或"纸上道学"被认为是哲学家当然的任务,哲学与一般人的距离就更远了.这里有必要倾听所谓经典与其说起到连接和疏通哲学家与大众的作用,反而说阻碍了哲学家与大众
《周易》经传确立起易学专门之学的经典话语系统。其后,汉代的经学家,从象数的一面出发,丰富了这一系统;魏王弼、晋韩康伯等,则从义理的一面着眼,深化了这一系统;南北朝隋唐时期,这一系统又在儒释道三教由冲撞、互峙走向会通、融合的历史文化语境变迁过程中,既受到严峻挑战,又获得新的诊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