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由于电离辐射对人体具有损害,心脏影像中的放射剂量问题已经引起众多学者及公众的广泛关注,并产生了大量讨论。但心脏影像中的辐射问题不应该被孤立地看待,而应该权衡受检者从中得到的收益、辐射损伤致病的风险等。本文从心脏影像检查的临床应用现状谈起,结合放射生物、放射物理及放射保护等方面探讨心脏影像的放射剂量问题。
【出 处】
:
第14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电离辐射对人体具有损害,心脏影像中的放射剂量问题已经引起众多学者及公众的广泛关注,并产生了大量讨论。但心脏影像中的辐射问题不应该被孤立地看待,而应该权衡受检者从中得到的收益、辐射损伤致病的风险等。本文从心脏影像检查的临床应用现状谈起,结合放射生物、放射物理及放射保护等方面探讨心脏影像的放射剂量问题。
其他文献
血管内皮作为血液与管壁之间的信号传感器,可释放多种因子来调节血管舒缩功能、细胞黏附、血管平滑肌增生以及血栓形成等。多项研究表明,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早于形态学改变,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和发展。同时,内皮功能受损也参与了AS中的炎症改变,导致斑块不稳定,从而增加了临床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性。因此,一系列评估血管内皮功能的有创或无创技术手段将提高人们对AS病理生理机制的认识,并在临床试验中为
对于主动脉瓣二瓣畸形(BAV)患者,心功能不全是由于主动脉瓣狭窄(AS)或是关闭不全(AR)抑或是两者皆而有之所致。总体上,所有患者(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的主动脉瓣二瓣畸形患者)每年均应进行经胸的超声心动图检查,以评估患者的左心室内径、射血分数、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瓣膜开口面积,而对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患者则还需测量左心功能及左心室内径。此外,每年对此类患者临床表现以及心功能储备的评估同样重要。对
近年来,先天性心脏病(CHD)的感染性心内膜炎(IE)占IE的比例已经变得越来越高。尤其在发达国家,由于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大幅下降,在20世纪5080年代间先天性心脏病IE就已成为儿童IE的主要类型。随着手术方式的创新、改进和药物、介入治疗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得以存活,因此,成人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包括已经完全修复、部分修复、未修复畸形者)数量正不断增大。可以预见,未来,无论儿科、内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是由病原微生物经血行传播而引起的心内膜、心瓣膜的感染伴赘生物的形成导致心脏损伤,其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本文以治疗指南为背景,对2010年和2011年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流行病学和病因、诊断与预后,以及治疗情况进行了总结。
心肌炎指心肌中有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的炎症病变。由于心肌病变范围大小及病变程度不同,轻者可无临床症状,严重可致猝死,诊断及时并经适当治疗者,可完全治愈,迁延不愈者可形成慢性心肌炎或导致心肌病。本文主要以病毒性心肌炎为主,探讨病毒性心肌炎相关机制及诊治。
许多原发性或继发性的心肌疾病都伴有复杂的心脏组织重构。心肌重构会导致心脏增重,通常称为心脏“肥大”。虽然目前界定心肌“肥大”有许多尝试,但表述的理由仍不能令人满意。有鉴于此,2011年4月欧洲心脏病协会(ESC)组织心血管界基础及临床的专家学者,根据引起心肌重构的病理生理学、组织学和细胞学变化基础,运用技术手段检测这些变化,提出限制普遍地使用心肌"肥大"这一术语。因心肌肥大可能只是单纯的肥大,也可
淀粉样变是以细胞外基质中错误折叠的纤维蛋白异常蓄积为特征的,可引起组织器官结构和功能异常的一组较为罕见的疾病,包括系统性淀粉样变和局部淀粉样变。淀粉样变累及心脏称为心肌淀粉样变,它可引起心力衰竭、心肌微小梗死、心律失常以及猝死。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acquired monoclonal immunoglobulin light-chain amyloidoses,AL)、家族性突变型转甲状腺素蛋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相对常见的心脏疾病,表现为心肌肥厚,导致舒张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多以左心室肥厚为主。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心绞痛、头晕或者晕厥。男女比例类似。其中由于左心室流出道(LOVT)在静息或应激状态下出现血流动力学梗阻的被称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本文介绍了化学消融治疗肥厚型心肌病的适应证、疗效及并发症。
冠状动脉完全性持续性血流中断将可能导致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发生后,心肌细胞即刻发生病理性改变,若缺血为非可逆性或没有得到及时的再灌注治疗,则缺血范围逐渐增大。及时发现并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有可能减少心肌梗死范围、降低病死率。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应用的影像学方法:①侵入性的影像学检查:冠状动脉造影、左心室造影;②非侵入性影像学检查:超声心动图、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磁共振显像,64排螺
冠心病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但心脏事件的发生往往有着突发性及难以预测性;一些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可长时间维持在一个稳定的状态,甚至好转;但一些患者却出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甚至心源性死亡;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分为稳定性斑块和不稳定性斑块,后者表现为大的脂质核心覆盖薄纤维帽,亦称为"易损斑块"(VP)。易损斑块是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或内膜增生致介入术后再狭窄的重要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