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数字化中的汉字信息处理

来源 :国务院学位办,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_chuan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籍数字化是先代文明走向现代、得以传承应用的有效手段之一.在此过程中首先遇到的就是其载体——汉字的信息处理问题。汉字历经千年的演变,字体上有甲、金、篆、隶、楷等差别.字体的变化,再加上后世的转写,产生了异体、异写、同形等一字多形或多字一形的现象,并在古籍中被大量使用。而目前的信息交换用标准汉字编码字符集只负责收集字形,除非以人工标示为同一个字,否则计算机无法辨认不同编码的各种字形间的异同关系。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不断对字符集中的字形进行大量的整理和规范外,在字符集的设计中也需要有一种可扩展的机制来反映同一个字的各种字形间的对应信息.
其他文献
在梳理前人对《体性》篇的诸种解读之外,本文通过对该篇话语修辞术的细读,提炼出刘勰“八体”论述中内隐的两种类型模式:“八体屡迁”型与“八体归位”型,并认为刘勰在本篇中存在着“明才实学”与“明学实才”的颠倒论证现象,进而结合“八体”的两种类型模式,提出这实际上反映出了刘勰以人文价值理性对抗的历史风尚时潮的思想立场。
认知与语言的结合是认知科学发展也是语言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语言的认知研究既是语言科学发展的高级阶段也是认知科学发展的高级阶段.语言本质上具有工具性。面向“人机对话”和“人际对话”是语言研究的两个重要导向。认知和计算及交际之间呈现一体两翼的关系。语言交际和计算研究的突破一方面需要和认知科学相结合,借鉴认知科学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要从语用学的维度进行研究.
反义形容词受“不”修饰后所构成的否定式,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无论是结构上,还是语义和用法上,都表现出很复杂的情况:有的反义形容词受“不”否定之后,语义趋同,相互对称;有的则语义不对立,相互不对称;有的则语义对立,相互对称;还有的语义不相关,相互不对称.
语文平时练习、平时考试、高考的典型题例揭示,“标准答案不标准却定为标准”是普遍现象,现象背后起支配作用的是一条不成文的教学常规:“给学生的答案必须确定与统一”,形成这一教学常规的原因复杂,有文化、政治、行为、观念、利益根源,几十年来语文教学一直受制于此.根治这一痼疾必须构建语文教学最基本的话语意义:平等探讨、相互借鉴、有理有据地生成真知的话语意识和话语方式.
从概念形成和其语言形式表征的角度,以词概念为本位,通过“四个结合”即历时与共时、概念/意义与形式、词法与句法、语言与言语, 拟构狗概念框架,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进行描写、分析和解释:概念、概念组合、概念链、概念框架的形成及发展变化,框架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及其结构层次性,概念的形式表征;以期打开汉语动物词概念框架研究的一个窗口.
对汉语句子自足成立问题的研究始于上世纪40年代.90年代以前从结构主义的观点出发,大多认为词组和句子的结构基本一致,词组只要加上一定的语调就成为句子.90年代后随着三个平面语法理论的兴起及语用研究和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大家逐渐认识到有多种因素制约着句子的自足成立,对“完句成分”的研究成了句子自足成立研究的热点,发现了时体范畴、数量范畴、程度范畴、语气范畴、情态范畴等的完句功能.本世纪开始把成句研究与
本文通过对日文小说《雪国》及其七个中文译本中出现的一种差比句的不同译法进行比较,论证了比较句中差比句的使用深受人们主观认识的影响.试图运用现代语言学理论从认知语言学和语言类型学的角度解释两国差比句的使用差异所映射的深层原因,论证在句式语义和翻译理论的研究过程中,都应该注重借鉴现代语言学理论的成果,以及了解作品的相关历史文化背景和作家所处国家的文学传统.
本文回顾了汉语经济原则的研究状况,涉及对经济原则概念的界定、方法论的考察、宏观研究和微观研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文章从性质、范围、定义三方面对汉语学界关于经济原则的界定作了介绍,然后概括出当前经济原则所依托的几种语言理论:语用理论、篇章分析理论、认知理论、信息论和标记论.经济原则的宏观研究包括国外理论的介绍和理论的反思,而微观研究则体现在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两个领域.文章最后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展望
每个词的形成过程都有其独特性和复杂性,只有把一大批单个词的源流分析透彻后,整个汉语词汇演变规律的全面揭示才会成为可能.本文对“媳妇”产生的时间、地域、形体来源等方面进行了考察,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汉语词汇的形成往往不是偶发,而是在某一时空背景下,音、形、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晚清的文字改革一直走着“步武日本”与“规仿泰西”两条路.章太炎1906年旅日主持《民报》,与日本的“汉字统一会”、法国巴黎的《新世纪》杂志,就语言文字问题展开论争,并创作出学术名著《新方言》.本文试图回到这两次论争的历史背景,梳理参与各方的思路与资源,从方法论上力求探索学术史背后之思想史,阐明章太炎如何立足于方言,以不变应万变,抵抗新时期仿日与崇欧的代表,“汉字统一论”和“万国新语说”.此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