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楼为百合科植物,以根茎入药。近两年,甘肃省天水和云南省腾冲的重楼上发生了一种新病害。在3月春季重楼出苗期严重发生,死苗率最高可达50%。发病初期植株茎部出现一些小白点,1~2d后开始变大,病斑纵向扩展呈长梭形,中央凹陷并有开裂,多个病斑可汇合成片,致使茎部完全腐烂,倒伏,地上部枯死。也可从近土表处的茎基部开始发病向上蔓延扩展。或从叶柄基部开始发病,沿小叶柄向叶部和茎部扩展,叶片呈水渍状腐烂。湿度大时在病部可出现灰白色至灰黑色霉层。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在PDA平板培养基上,20℃条件下培养。同时将消毒过的病组织进行保湿培养,1 d后其表面覆盖大量灰色霉层。在PDA培养基上,初期菌落白色、平展,后期呈浅褐色,气生菌丝少,不产孢,可产较多的黑色菌核。病组织上的分生孢子梗直立,有分枝。分生孢子长卵圆形,(24.06~16.67)μm(21.15μm)×(13.38~9.69)μm(11.62μm)。从病斑上挑取单个分生孢子进行菌株纯化,从中选取3个代表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分别扩增了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基因(G3PDH)、热激蛋白60基因(HSP60)和RNA聚合酶Ⅱ的第2亚基基因(RPB2)并测序。经BLAST比对分析,3个菌株均为葡萄孢属(Botrytis sp.)真菌。用PDA菌饼接种健康重楼的叶片,5d后叶片开始发病,症状与自然发病相同。结果表明:近两年在重楼出苗期发生的新病害是由葡萄孢属真菌引起的。鉴定结果为当地重楼新病害的防治提供了依据。由于重楼分离菌株在培养性状、孢子形态以及所测3个基因的序列与灰葡萄孢(B.cinerea)均有明显差异,种的鉴定正在进行之中。目前,由葡萄孢属真菌引起的重楼灰霉病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