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模块全检测试平台Q.T.T.之理论与设计

来源 :第十一届全国热管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bqn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目的,在提供一套快速检测CPU及VGA之散热模块热阻值的全检机台,适用于大量生产散热模块提供快速检测。从实验结果验证比较后发现,散热组件于六个工作站平台设计下,检测人员在10秒钟内就可以操作完成一个模块之测试,其实验值与标准值误差在正负百分之五内,各站的平均误差更在正负百分之三内,如果操作量测时间越长其分辨好坏的能力就越高。因此能大幅改善传统方法往往需费时30分钟以上的缺点。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热管换热器在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系统中的应用,给出了系统流程和设计参数,其中2台热管式蒸发器和2台热管式省煤器分别应用于窑头(AQC)烟道和窑尾(SP)烟道中。介绍了结构设计特点和为了防止积灰而采取的措施。应用取得了成功,为热管换热器在该领域的推广应用积累了经验。
本文阐述了以水平偏心夹套式热虹吸管为传热元件的省煤器的结构特点,介绍了根据60万吨/年硫酸装置的工艺流程设计的由多台水平偏心夹套式热虹吸管省煤器组合而成的转化气余热回收系统,及其良好的抗低温露点腐蚀能力和稳定可靠的运行性能。
为了解决余热回收中的积灰和磨损难题,本文将锅炉行业广为应用的H型翅片引入热管领域。分析了H型翅片的优点,推荐了H型翅片热管空预器和热管省煤器的结构方案,并提出了适用于H型翅片的“化整为零”的隔板结构设想。为了方便换热设计,提出了H型翅片的当量直径的概念,并推荐了计算H型翅片管的传热和阻力关联式。
本文提出了用充气热管解决低温露点腐蚀的技术路线。由热平衡概念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推出了充气段的长度和充气质量。提出了充气热管的制造工艺和简单实用的充气方法。同时,对充气热管的设计和变工况计算提出了参考意见。
本文以青藏铁路应用的热管为背景,分析了冻土热管的应用环境和应用特点,比较了冻土热管的各项热阻,并通过试验证实了冻土热管具有很高的超导热特性,完全可以胜任冻土环境下的小温差传热。此外,根据对热管周围冻土温度场的模拟结果,计算出了在一个寒季中,单支热管的总传热量或总储冷量,对冻土热管的“贡献”给出了数值评价。
热管应用在小型冷却除湿机中,可以通过回收经过蒸发器的空气显冷,而对进入除湿处理的空气预冷,从而有效增加除湿效率,本文通过对热管回热带来的除湿能力提高程度进行分析,对这种系统的优化设计和运行提出了一些建议。
微槽道冷却系统是解决高热流密度散热的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法,而两相的微槽道系统不仅能实现微小元器件的高热流密度散热,还能利用制冷工质的相变潜热达到被冷却元器件表面温度均匀性的要求,从而保证了其工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目前对它的研究主要有实验研究和理论研究。实验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各种形式的微槽道沸腾起始点,流型,压降,换热系数,不稳定性以及临界热流密度CHF等的研究,理论研究则主要是针对微槽道中换热系数理论
振荡流热管是一种新型高效的传热元件,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在许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其强化传热是振荡流热管研究的发展趋势。本文将振荡流热管的强化方法归纳为自激强化与受激强化两大类,对国内外振荡流热管强化传热方法及前期研究结果进行了归纳总结。文章认为自激强化与外场强化技术并不互相冲突而是可以相互促进,如同时使用将会获得更好的强化效果,提出了振荡流热管复合强化传热方法,并阐述了振荡热管自激与外场复合
本文采用统计分析法对两种吸液芯铜-水小热管的传热性能与工作温度、工作倾角和加热位置等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首先选取影响小热管传热性能的因素及所对应的水平,然后进行全面试验,最后根据试验测试结果,就各因素对小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程度分别进行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工作倾角对沟槽小热管极限传输功率影响比对烧结小热管极限传输功率更为显著,并发现了对小热管传热性能有显著影响而易忽略的交互效应,为优化
本文介绍了热管换热器的主要应用场合,给出了影响热管换热器整体效能的各种因素。建立了一套用于测试小热管换热器散热效能的试验装置,并分别对采用烧结吸液芯小热管与沟槽吸液芯小热管的两种热管换热器进行试验测试,最后进行分析与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正倾角工作时,两种小热管换热器的散热效能均随着冷风体积流量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在冷、热风体积流量比为1左右时,增加的速度由开始的快速到最后的缓慢,两种换热器的散热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