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宏观模型的剪力墙静力弹塑性分析

来源 :第一届建筑结构抗倒塌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7n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PERFORM-3D软件和宏观剪力墙单元模型提出了不同种类的单片剪力墙的建模方法和取参方法.尤其是对纤维墙元模型中的非线性剪切材料的本构关系,提出了建议的取参公式.并通过对多种不同类型的单片剪力墙的pushover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通过对既有建筑在高烈度地震区域倒塌情况的分类统计及震害原因分析,基于对美国、欧洲和我国有关建筑物抗倒塌规范的研究,提出了抗地震倒塌能力的两种思路:从微观层面看,结构整体承载力和延性、结构体系抗震防线数量、结构屈服机制和屈服过程的控制是单体建筑抗地震倒塌能力的关键因素;从宏观层面看,结构形式则是影响建筑物抗地震倒塌能力的首要因素.为方便普通技术人员快速对现场大量既有建筑的抗地震倒塌能力进行评估,提出
模板工程是我国工程建设坍塌事故高发的重要分项工程,是现浇混凝土工程施工过程中人员暴露强度大,通常导致群死群伤严重后果的高风险工程.为控制模板工程倒塌风险,本文回顾了我国模板工程管理法规和技术标准发展历程,介绍了国内外模板工程研究现状和建筑防倒塌设计方法,分析了我国模板工程技术设计为基础、构造措施和安全管理监督为保障的防倒塌控制模式.
自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以后,结构的连续性倒塌分析再次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但现阶段连续倒塌分析主要集中于框架结构,对斜拉结构等含有索的结构体系的研究较少.变换荷载路径法(AP法)作为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结构连续性倒塌分析方法,其在框架结构中的运用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证明.但是AP法在非框架结构,尤其是斜拉结构中的运用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根据是否考虑结构的动力特性及材料的非线性因素,AP法主要
新加坡植物园展览温室采用拱壳杂交钢结构体系,根据国外相关标准规范,需要对结构进行防连续倒塌计算以检验结构的抗连续倒塌能力.本文采用常用的改变传力路径方法,合理地选取了结构的初始破坏状态以及计算工况,对结构进行了静力分析、特征值屈曲分析及非线性弹塑性全过程分析.结果表明,与完善结构相比,局部失效结构的内力及变形有较大提高,屈曲模态发生明显变化,但该结构在设定的初始破坏情况下不会发生连续倒塌,仍具有一
介绍了汶川地震中极震区几组相同场地条件情况下倒塌与未倒塌框架结构的震害案例,并分别采用弹塑性时程分析方法、推覆分析方法和基于IDA结构倒塌储备系数分析方法,对其中两个典型框架结构的抗地震倒塌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外关于结构抗地震倒塌计算方法及其相关研究,分析了影响结构抗倒塌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和评价指标.研究结果表明,保证结构的整体承载力储备和变形能力,增加结构的冗余度和整体性,采取
震害经验和试验研究表明,在强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关键部位首先屈服,进而引起整个结构屈服或倒塌.利用PVA-ECC材料准应变硬化和产生多条细密裂缝的性能,基于从根本上提高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的理念和目前的经济条件,提出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关键部位用ECC材料代替钢筋混凝土,其他部位仍用普通混凝土(包括高强度混凝土),建立了新型防倒塌结构.简述了ECC材料的基本性能和配筋ECC构件的受力特点,指
本文建立了钢筋混凝土巨型框架结构有限元模型,对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和地震作用下弹塑性时程分析,分析地震作用下主框架梁采用不同支撑形式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主框架梁的作用以及结构的屈服机制,并涉及特大地震下巨型框架结构抗倒塌的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桁架式主框架梁采取交叉撑或人字撑动力性能比较接近,与八字撑形式有较大不同;罕遇地震作用下,主框架梁层对侧移的控制较为明显,巨型框架的侧移呈弯剪型,出铰情况符合总
利用SPO得出了结构基本周期随地震作用逐渐变大而延长的基本规律,并得出了增量动力分析中结构随地震作用提高渐进的软化及损伤过程,提出了渐变的增量动力分析IM函数.经与弹性反应谱和Cordova双参数模型比较,使用该函数作为烈度指标对IDA曲线收敛有一定提高,研究结果可应用于基于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的结构抗震性能评估.
传统的抗震设计方法将设备系统简化为荷载,这不能准确反映结构与设备的共同作用,为此,有必要将结构系统与设备系统作为主子耦合系统来考虑.根据设备系统在地震作用下的震害现象,研究了设备系统的破坏模式和破坏准则;提出了主子耦合系统的性能水准和性能目标,分析了主子耦合系统的破坏准则;建立了直接空冷结构体系主子耦合的有限元计算模型,进行了非线性时程分析,考察了直接空冷结构体系塑性铰的发展过程,基于数值计算和试
本文利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已有SRC柱-钢梁节点试验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参数选取的正确性,进一步分析了6个配箍率不同的SRC柱-钢梁节点在高轴压比下的抗震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