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1月,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加快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小镇,通过在全省有条件的部分地区创建特色小镇,推进地区经济产业聚集、产业创新和产业升级。随后,制定出台《关于加快特色小镇建设的指导意见》,并公布了首批37个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浙江省率先在全国创建特色小镇,成为改变原有传统块状经济和区域特色产业创新动力不足、创新资源不足、效能低下现状、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举措。紧随其后,江苏省等其他省市政府陆续出台政策,提出特色小镇建设的要求,以实现提高地方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2016年7月,国家发改委、住建部、财政部联合发文《关于开展特色小城镇培育工作的通知》,通知指出在全国范围内培育具有特色的小城镇,争取在2020年培育成1000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引领带动全国小城镇建设,不断提高建设水平和发展质量。各级政府文件的相继发布,在全国各地掀起融合地方文化、产业、旅游、体育等元素的特色小镇的建设热潮。在我国体育小镇建设浪潮中,面临着实际问题。主要有:1.政府职责不明晰,各方利益无法保障。地方政府是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发起者、启动者、管理者,也是政策制定者和服务提供者,它对特色小镇的建设和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在各级政府出台的关于小镇建设的政策文件中明确指出小镇运作方式是"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但是在现实中,政府职责不清晰,致使各方利益无法保障。2.规划设计不周密,体育小镇长远发展受限制。体育特色小镇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顶层设计上要求较高,既要统筹小镇所处地理位置、人口分布、生产力布局、国土空间利用、生态环境保护、人文文化习俗、交通等众多因素,又要突出小镇特色。在小镇开发开始阶段,由于缺少小镇顶层设计意识,没有对小镇进行科学规划设计,也没有进行专业的论证,导致在小镇的规划、设计、投融资、建设规模和内容方面,起点较低,缺乏大局观和长远发展规划,在建设体育特色小镇过程中,盲目跟风,简单地照搬其他省市体育小镇的项目和内容,造成小镇建设同质化严重的现象,缺乏新意,难以吸引全国或周边人群前来体验消费,造成巨大的资源和财政上的浪费。3.运营管理效能低下,经济效益不理想。体育特色小镇是最近两年发展起来的具有国家战略的新兴产业,在小镇运营管理方面,没有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现成的整套体系可以学习,更是没有大量的、高水平的专业管理人才储备。目前,地方政府和投资方过多关注小镇外在的基础设施建设,而在建设之后的运营管理方面却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地方政府只注重小镇的规划和建设,而忽略了建设之后的运营管理。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研究法、访谈法等方法,对我国特色体育小镇建设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问题解决对策,主要有:1.明晰政府职责,做好体育小镇建设主导工作。明晰政府职责,做好体育小镇建设主导工作。2.做好小镇顶层设计,加强规划设计科学性。体育特色小镇的规划和设计,贵在一个"特"字,要求地方政府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经济基础和产业条件,选择特色主题,做好小镇的产业规划、投融资政策、管理体制、运营机制、核心项目导入、配套产业招商、优惠政策等,着力推进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小镇规划统筹工作,提升服务意识,在建设体育特色小镇过程中,做好顶层设计、资源要素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协调监督的职能,以及创新制度供给,提高供给体系的效率和质量。3.引进专业运营管理团队,提高体育小镇运营管理水平。地方政府通过验证运营管理团队的职业资质、专业性、团队经验、运营案例等方式,聘请有实力、有市场前景的专业运营管理公司,发挥它们在人才、运营管理、资金、技术等高端要素方面的优势,以提供优质的服务为宗旨,以专业的服务能力和先进的理念,对前来体育健身和体育运动的民众提供周至服务,使大家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将小镇建设成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有吸引力的小镇。为增强体育小镇管理效果,地方政府应建立完善的运营管理监管机制,引入竞争机制,充分挖掘利益相关者的资源和潜力,提升各方参与的积极性,加强小镇运营管理的管理和监督,制定合理考核目标和管理制度,定期对运营管理团队进行考核,对通过考核的团队,给予奖励,对于管理不善、运营无效的团队,实施退出机制,及时取消双方的合作。总之,建立体育小镇建设长效机制,促进小镇健康发展,实现地区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和谐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小镇,是需要我们长期探索和思考的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