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与"道义论"或"功利论"相比,"美德伦理"似乎更该重视"道德评价"的问题;否则,其倡导的"美德"只能流于独断论或神秘主义.道德评价如何求"真",至少分涉"行为是否属实"、
【出 处】
:
第二届河北儒学论坛獻王治学精神暨儒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道义论"或"功利论"相比,"美德伦理"似乎更该重视"道德评价"的问题;否则,其倡导的"美德"只能流于独断论或神秘主义.道德评价如何求"真",至少分涉"行为是否属实"、"主体有无隐情"、"方法何以保真"等三个方面.在儒家哲学中,与"真"相对的不只是"假";"伪"(人为)、"情"、"私"同样可以导致失"真".关注后三者在道德评价中的作用,或许是儒家为当代美德伦理的发展可以提供的思想资源.
其他文献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显著特征.在先秦儒家的思想中,"和"是"礼"所追求的伦理目标,它与"礼"有着密切的内在关联,即"礼"的目的在于"和",而要达到"和",须用"礼"来"节
冯友兰作为现代著名的哲学和新儒家重镇,继承儒学基本思想,根据时代变革和社会的需要对儒家伦理思想进行阐释,推进了儒家伦理思想的发展.
由孔子整理、修订的六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和基础.以六经为基本经典,孔子开创了儒家文化.经过历史的选择,儒学二千多年来一直居于中华文化的主导地位.因而,在一定意义上,可以
今文学是汉代经学阐释的核心,汉初公羊学大师董仲舒的德教论和今文小戴礼学的礼教论所倡教化不同,前者主旨在于"以德善化民",后者则重于"以礼义治之".教化之重要乃在于它是国
"三不朽"的说法源自《左传》,是对后世影响很大的人物评价体系,但是长期以来对其中"立德"的看法往往有偏差,易被解释为"修身"之"德",这是不正确的,也是不符合中国传
荀子批评子夏氏之儒为贱儒,实际侧重在言行方面攻击,而不涉及义理.将荀子思想与子夏进行比较发现,子夏与荀子皆强调学习的重要性,是"由学以致圣"的思想路径;二人皆
创新活动的推进对竞争情报人才提出新的要求,变革竞争情报教育方式势在必行.根据竞争情报教育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以定位战略和目标选择揭示跨系统竞争情报协同教育内涵与可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注重群体、注重伦理的人际关系,这一点已经被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特征而确定下来.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人群伦理的特殊关注,集中体现于中国传统伦理思想
社会科学进步越发展越需要大量情报工作人才,社会进一步要求加强图书情报人才的培养,这些部门人才可以为政府、企业、军队、党委部门工作提供重大帮助,对某一社会科研部门资
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汉书》对河间献王的评价,修学好古,一般认为是河间献王雅好儒术,从而收藏儒家经典,招揽儒学学者,钻研儒术精义,进行儒术实践的治国方略,但河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