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美红砖大厝调研

来源 :第十九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yuanluyi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角美地区红砖大厝的调研与测绘,分析其选址布局、规模形制、功能、群体组织及公共空间等,研究红砖大厝这一独特民居形式的特征和价值,漳州红砖大厝区别与闽南其他地区的形制与做法。通过对大厝居住现状的了解,探讨未来大厝在城市发展中的命运与对策。
其他文献
通过对古镇窑湾及传统建筑的实地调查和测绘,整理记录并描述了古镇内几组代表建筑群的组合关系及单体建筑的形制、材料、结构等现状,并在此基础之上归纳窑湾传统建筑的特点,为苏北地区传统建筑研究补充数据相对完整的基础资料。
四川藏区是一个由多民族多文化组成的区域,有着独特的民居形态。而德格作为康巴地区的历史文化中心,其建筑拥有较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四川藏区传统民居建筑的重要代表之一。本文在探讨德格县更庆镇藏族民居的聚落形态及建筑空间形态的同时,通过实例,总结了四川藏区民居的建筑特点,以及较为全面的对更庆镇藏族传统民居聚落的形成和演变进行研究。
城市发展给历史街区的保护带来巨大挑战。本文总结了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街区的保护性更新原则和模式,并在此基础上,选取山塘历史街区这一典型,对其保护与更新策略进行探索,提出可行的建议。
本文在对关中传统民居概述研究的基础之上,以陕西省合阳县灵泉村新村设计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与村民沟通,提出关中传统民居现状下存在的问题,为新村建设提出一套保护与更新的模式与途径。
以北京市房山区南窖乡水峪村为研究对象,从水峪村的宅院空间、街巷空间、公共空间、空间界面等几个层面对水峪古村落的空间结构演化及形态特征进行探析,深化传统村落空间结构及形态特征的文化价值研究,进而提出能延续北京地区古村落空间形态的保护发展策略。
随着德班世界气候大会的召开,使我们更加明确目前正面临着全球气候不断变暖的严峻挑战,本文基于绿色节能技术在民居设计中的应用,结合桂林市旅专教职工宿舍楼的实例,就如何将绿色节能技术在广西民居建筑设计工作中应用进行探讨。力求设计美化生活环境,营造景观空间,不断改善我国人居环境,的同时努力推广和应用绿色节能技术,以致于最终实现民居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一个特定地区有特殊文化背景和有着一定历史传承的聚落空间的保护规划,应该基于何种发展的观念进行整体的研究,而对于这个有着较清晰历史发展脉络的傣族的传统村落——糯干,如何改善村民生活环境的需求与遗产保护之间存在的矛盾等问题,是非常具有探索价值的。而这类村落的发展不能是以牺牲村落的长远利益和生态环境、有特色的民族文化为代价,因此,立足于建立保护导则以及重点地块详细规划等方面的工作,通过适度发展和积极
传统街区中的街巷空间结构和形态密切对应于人们的生活内容与行为方式,并以此体现着城市的发展轨迹和历史文化价值。基于对传统街巷结构与形态的价值认知,在芜湖古城西片区的保护规划设计中,通过各个界面的控制将保护的重点聚焦在街巷空间之上,在内外空间的设计上将传统街巷空间与当代人们的使用方式相对应,以推动传统街巷空间结构与形态的当代价值转化。
为了改善地处夏热冬暖地区南宁市民生-兴宁路步行街的热环境,本文根据实地测试结果提出了几种改善措施:种植遮阳树、采用保水性铺装地面、设置膜结构遮阳设施等,并使用一个基于三维模型的热场模拟软件对提出改善措施的热环境改善效果进行了数值分析研究。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全国重要的客家人聚居地之一,而广西客家民居建筑围龙屋最具地方特色。文章对广西客家民居建筑的特色进行分析并研究了将客家民居围龙屋建筑形式运用到南宁旧城区改造中的适用性,最后结合南宁市人民路北二里旧区改造方案做了进一步探讨,力图证明围龙屋对南宁市旧城改造具有普遍适用性,希望能为南宁的旧城区和谐更新打开一个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