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85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PCI)外周血管并发症(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皮下血肿、股动脉-静脉瘘、髂动脉夹层等)的临床特点及处理转归情况的回顾性分析,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PCI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及其临床处理情况。方法观察1989年8月~2003年6月85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11例股动脉假性动脉瘤、3例髂动脉夹层、23例皮下血肿、2例动-静脉瘘临床情况和处理转归,与同一时期925例老年非高血压患者PCI术后6例股动脉假性动脉瘤、37例皮下血肿、1例动-静脉瘘的临床情况及处理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组病例PCI术后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在高血压组1.3%(11/852),非高血压组为0.6%(6/852),皮下血肿的发生率在高血压组为2.7%(23/852),非高血压组为4.0%(37/925),动-静脉瘘的发生率在高血压组为0.2%(2/852),非高血压组为0.1%(1/925),3例高血压患者发生髂动脉夹层破裂出血致腹膜后血肿,而在非高血压组无严重髂动脉夹层破裂出血情况。高血压组11例假性动脉瘤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修复的成功率为45.5 %,超声指导下压迫修复的成功率为18.2%,2例患者在压迫修复失败后行外科修复治疗。共有2例假性动脉瘤在住院期间出现自发性血栓形成。高血压组2例动-静脉瘘均在超声指导下实行加压包扎修复,23例皮下血肿除4例出现失血性休克,血色素下降至6g以下需输血治疗外,共余均经补液对症治疗,皮下血肿1~3个月内自行吸收愈合。3例髂动脉夹层致腹膜后血肿的患者除1例因发现较晚失血性休克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外,另2例经内科保守治疗夹层均愈合。患者年龄在高血压组明显高于非高血压组(P<0.01),动脉鞘管型号、介入术中收缩压与平均压水平和围术期应用低分子肝素及肝素时间,与假性动脉瘤、皮下血肿的发生有明确相关性。术者的熟练程度、患者的高血压病程年限、周围动脉的迂曲可能与动-静脉瘘、髂动脉夹层的发生有关。结论年龄、鞘管直径、介入术中血压水平以及围术期应用肝素及低分子肝素是PCI术后发生假性动脉瘤、皮下血肿的危险因素。术者的熟练程度、高血压的病程、周围动脉的迂曲与动-静脉瘘、髂动脉夹层的发生有关。无论是哪种合并症只要发现及时、诊断清楚均应先行内科保守治疗成功率高,必要时行外科修复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