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旅游胜地对澳门和新加坡经济的影响

来源 :中国国际战略学会,陈复生基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bbs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分析了综合性旅游胜地对澳门和新加坡经济的影响。首先对两地的基本数据进行了比较,然后描述了澳门综合性旅游胜地的历史,列举出澳门快速增长的不利方面,金沙集团对新加坡的经济影响,最后总结了经验教训。
其他文献
在企业产品综合评价及产品设计过程中,传统的标准成本评价以及生命周期评 价方法皆因仅仅注重产品的某一方面(经济或环境因素)而存有不同程度的缺陷,论文基于 生态设计理念及评价方法,在揭示产品生态设计与资源价值流转评价内在逻辑关联的基础 上,以产品的资源效率、经济效率以及环境效率连乘积为核心,构建产品全生命周期资源价 值流转评价分析模型。该模型从总体上把握产品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资源价值流转状态,深 入分
摘要: “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约束,必须增强环境意识,树立 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并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的重要着力点。本文认为面对经济增长与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应该寻求一条更加符合中 国国情的、更加重视资源、能源、环境约束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建立区域绿色创新体系是 建设“两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的重要手段。从提高区域生态文明水平的视角。分析
摘要:氧化铝行业是我国重要的基础性产业,然而由于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氧化铝行业环境风险逐渐增大,制约了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加强氧化铝行业的 环境风险控制显得尤为迫切。结合氧化铝行业发展实际和已有研究文献资料,本文综合分析 了在政府、社会、企业等多级因素影响下的我国氧化铝行业的环境风险控制要素,构建了氧 化铝行业环境风险联动控制体系的理论框架和应用内容,最后提出应通过搭建集成信
过度工业化是一个与工业化相伴随的概念,可以体现为整体过度化、区域过度化、 以及项目过度化等形式。本文从2001——2010 年的数据出发,对东三省的工业总产值与工业污 染治理的投资这两个变量建立线性回归模型,寻求二者关系,以探索工业区域化过度的测度的 方法。在此基础上,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供借鉴,更为构建资源 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提出有益的对策建议。
传统框架下的创意产业政策,只考虑外在制度和经济特征,其政策效果不尽人 意。本文提出创意产业的政策设计应在三维框架下展开,即创意产业外在制度、创意产业经 济特征和创意产业内在制度。研究表明,三维框架下的创意产业政策是有效率的,地区之间 创意产业的差距将缩小,后发地区将极有可能赶上甚至超过发达地区创意产业。因此,政策 制定者应注重了解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在三维框架下制定恰当的创意产业政策。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中国面临日益严重的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挑战,不断提高生态 效率是应对这一挑战的重要途径。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通过计算中国各省的生态效率,分析 技术进步对改善生态效率的推动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于生态效率的提高具有显著的 推动作用,而且这种推动作用的边际效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各省对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因此,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摆脱资源和环境约束,大力推动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
就业地域选择是影响大学生就业难易程度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视角, 分析了三种劳动力市场分割模式对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影响与制约。通过构建劳动力市场分割的 Logistic 模型,利用2011 年东北地区14 所高校毕业生的抽样调查数据,得出性别、专业、生源地、学历 等因素对大学生就业地域的选择具有显著影响。在实证结论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灵活引导大学生就业地 域选择,完善补偿机制和缩小
对于河南省来说,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是积极探索不以牺牲 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通过发挥资源优势, 变资源优势为竞争优势,那么通过加快构建基于资源比较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来 获取区域竞争优势的发展战略是当前河南经济发展的战略精要。加快构建基于比 较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必须打破原有制约和束缚,厘清河南的比较优势和现代产 业发展基础,科学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框架,明确发展思路
通过借鉴国内外化工产业发展模式的经验,结合新疆区域特点,提出具有“绿洲经 济、绿色化工”内涵的新疆煤化工产业发展的“双绿模式”,从产业组织、产业技术和产业 布局三个方面讨论新疆煤化工产业生态化发展模式的选择。
通过构建一个包含产业集聚和创新集聚的经济增长模型,实证分析了 1998~2010 年长三角16 个城市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发现如下结论:(1)在控制了劳动投 入、资本投入和制度变迁因素后,产业集聚并不显著影响城市经济增长;(2)创新集聚的 强弱成为产业集聚是否对一个城市的经济绩效产生显著作用的前提;(3)高质量的创新集 聚与城市的产业集聚相作用后对经济产生持久正向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