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的影响,高校课外体育活动常被视为"附属品",开展不尽如人意,从而导致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在持续下滑。文章对当下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探讨,根据体育活动与学生心理基本特征及其发展规律,提出在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中注重学生意识和竞赛运动,建立"团队—竞赛"模式的课外体育活动模式,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竞赛活动中来。从机制上促使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成为常态,使课外体育活动成为大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好地达到高校体育的教学目的,提高大学生综合体育素养。研究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实证研究、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研究结果:1.课外体育活动现状:高校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主要是松散式的自由活动和体育俱乐部组织的一些活动,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组织形式,基本上属于放任自流状态,课外体育活动还没有形成有效的运作模式。2.成因分析:(1)理论上注重能力培养与实际技能缺失的背离:在实践体育教学活动中,多数学生没有真正学到体育技能,没有运动技能就不可能在体育活动中享受到运动的乐趣,没有了乐趣就没有刺激,就没有动力去进行此项体育活动;(2)单纯健身观念与学生实际需求的脱节:课外体育活动仅限于健身的传统观点与现实脱节,对于在身体健康上没有多大担忧的大学生来说,单纯为了健身去进行体育锻炼并不是最主要的动机,要看到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娱乐消遣,增进健康,丰富生活等多元价值取向。(3)结伴体育活动的需求与体育组织管理的脱节: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更多选择是与人结伴形成一个小的团体,而很少独自活动。缺少了组织的课外体育活动如一盘散沙,在没有形成一种校园体育文化的基础上,情况更甚。(4)以"精英运动"取代"竞技运动"的概念错位:"竞技运动"在我国实际上指的却是"精英运动"(高水平竞技运动)。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精英运动"模式遇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以"精英运动"取代"竞技运动",抑制了竞技运动的教育功能和多种社会功能的发挥,也使精英运动的发展日趋艰难。3学生意识与竞赛运动回归本源学生意识就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出发,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使学生能够充分展示他们的天赋素质,在活动中体验过程,享受快乐,满足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多元需求。竞赛运动与玩耍、游戏一脉相承,其实质是在愉悦中体验竞争,是玩耍和游戏在规制维度和组织维度上的延伸。竞技运动的游戏本质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内生动力,体现大学生鲜明个性,激发展现自我的欲望,使身心都能和谐发展,生龙活虎的竞赛运动是大学生群体崇尚并积极参与的特有的时尚,是符合大学生需求的。通过竞赛运动,不仅要让大学生学会在规则下赢,更要学会在自尊体面下输,培养大学生自强不息的阳刚之气和正确面对失败挫折的心理,这个也正是他们走向社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而竞赛运动恰好是这个教育的最佳范本,彰显了体育教育的本质。选取的竞赛项目具有较深的群众基础,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其中,能适宜团体活动的开展和学校条件,要对复杂的竞技体育活动和传统的竞技项目进行改造,比赛设计遵循普及性、适应性、创新性和长期性,有创造地改变比赛规划,使竞赛活动具有安全性可靠性,全员参与性,观赏共融性,组织便利性。4建立高校"团队—竞赛"的课外体育竞赛活动模式根据各体育竞赛项目的组织要求,建立以宿舍、班级、协会、自由组合等为基本单位的体育团队,在各级体育竞赛组织机构的组织管理下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活动,形成多维立体的课外体育竞赛,构建起常态化、系统化的校园体育竞赛机制,建立特色的校园体育竞赛文化。构建团队,就是使每一位大学生都有可参与的体育组织,都要融入一个团体中。树立以竞赛为活动目标,使团队活动具有目的性,有利于增加团体的凝聚力,使团队活动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根据比赛的目的与要求,各参赛单位为了取得理想的比赛成绩就要进行必要的课余训练,这样就形成以竞赛为导向的以赛促练、以赛代练的校园群体性体育竞赛文化。学校周周有比赛,人人有活动,使课外体育活动长效化。研究结论:1)高校课外体育活动采取"团队—竞赛"模式,让学生融入到一个团体中,通过学生自主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活动,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满足了多元化的需求。达到了高校体育教育之目的。2)经过实践总结,把优秀的活动项目确定为传统比赛,形成自己独特的以提高体育素养为中心的校园体育竞赛文化,使体育竞赛形成一种传统,一种精神,一种文化,持久的进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