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保证丹江口水库水位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水的关键,大坝加高项目是整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抬高水位,需要在丹江口大坝老混凝土面上进行大面积的贴坡和加高。为保证新老混凝土的结合质量,合理地控制新老混凝土的温差,使新老混凝土的结合质量良好,需采取可靠的温度控制措施。本文根据温控技术要求和温控计算成果,采取混凝土预冷、运输和浇筑过程的保温、表面养护、通水冷却等措施,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应用结果表明,采取的
【机 构】
:
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 宜昌 44300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证丹江口水库水位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水的关键,大坝加高项目是整个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抬高水位,需要在丹江口大坝老混凝土面上进行大面积的贴坡和加高。为保证新老混凝土的结合质量,合理地控制新老混凝土的温差,使新老混凝土的结合质量良好,需采取可靠的温度控制措施。本文根据温控技术要求和温控计算成果,采取混凝土预冷、运输和浇筑过程的保温、表面养护、通水冷却等措施,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应用结果表明,采取的这些措施能够有效地控制混凝土温度,使新老混凝土的结合质量良好,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
其他文献
用氢气在高温下还原吸附到碳载体上的钼酸铵和氯铂酸,制备出Pt/MoO/C金属-氧化物复合型催化剂.考察了Pt/MoO/C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经旋转圆盘电极测试表明在低电位区Pt/MoO/C对含甲醇溶液中的氧还原的催化活性高于Pt/C.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SnTiO固溶体.用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IR)技术对材料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表征.固溶体的热稳定性与起始反应温度有关,40℃水浴制备的凝胶经过1000℃烧结就发生了相分解,出现了富Sn、富Ti相,而80℃水浴制备的凝胶经过1200℃烧结也不发生相分解,仍以SnTiO相存在.将胶体制成了薄膜元件并测试了元件的气敏性能,发现此元件对HS气体有一定的灵敏度.
用醇盐水解法制备了Ce、Ag、Fe、Fe、Sn、Zn、Mo等金属离子掺杂的TiO复合微粒.以罗丹明6G降解为目标反应,研究了所制备的复合微粒光催化活性与选择性.并用IR、XRD、TEM及BET等技术,对TiO复合微粒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在TiO内掺入Ce、Ag、Sn,可使纳米TiO的光催化活性增强,而Fe、Fe、Zn、Mo等金属离子掺杂的二氧化钛复合微粒的催化活性呈下降趋势.
用电弧炉熔炼得到PrTbDyFeNi系列合金.通过X射线对合金进行结构分析,并拟合衍射峰得到晶格常数;样品的居里温度采用交流磁化率测量系统得到;磁化强度、磁致伸缩分别由振动样品磁强计和标准应变测试系统在室温下测量得到.实验表明所有的样品均呈现MgCu型Laves相结构;随着Ni替代量的增加,样品晶格常数、居里温度和磁化强度呈现下降趋势;磁致伸缩系数亦表现为下降趋势,但在x=0.2、0.3处有所反弹
研究了还原扩散法(R/D)制备SmFe合金及通过气-固相反应法生成SmFeN(x≈3)化合物的整个工艺过程,并通过XRD和SEM等分析测试手段对还原扩散过程和机理作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通过VSM分析了SmFeN磁粉的磁滞回线.
研究了采用磁控溅射沉积方法制备的FeCoB-SiO纳米颗粒膜.分析在77~300k的温茺范围测量得到的电阻率温变曲线,表明FeCoB-SiO纳米颗粒膜在不同体积比含量下存在不同的导电行为,由此可获得随着金属颗粒组分的增加该颗粒膜由绝缘性质导电机理向金属性质导机理转变的逾渗阈值.进一步的测量在2GHz下获取薄膜的复数磁导率、复数介电常数和静态磁参数,表明在逾渗阈值附近,FeCoB-SiO纳米颗粒膜具
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aNdBaMnO(x=0,0.05,0.10,0.20,0.25)多晶纳米颗粒,用XRD分析其相结构并计算晶格常数,用VSM测量样品的磁性能并计算磁熵变和居里温度.结果表明,La-Ba-Mn-O系列中适当的Nd掺杂可调整材料的居里温度至室温附近并有效提高其磁熵变.文中对于Nd掺杂对居里温度和磁熵变影响的机理进行了定性的分析.
采用高温溶剂合成法制备了稀释磁性半导体(DMS)PbMnSe纳米晶体(NCs).使用TEM和XANES测试手段对此DMS纳米晶体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纳米晶体尺寸分布较均匀,而且掺杂在PbSe中的Mn离子仍是+2价的,同时也证实了Mn离子的掺杂导致了DMS NCs的晶格发生了少许的改变.
对rf溅射法制备的xFe-AlO颗粒薄膜,应用X射线衍射仪(XRD)进行了测试和分析,推算了不同样品中Fe粒子的大小和元素面积比.并使用4探针外加磁场法对薄膜的巨磁阻效应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当Fe面积比约为25﹪时,样品的磁电阻率在1.5T磁场下可达-2.3﹪.
水文数据挖掘系统存在着迫切的柔性集成需求。本文在对柔性集成的相关方法和技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个适合分析类系统开发应用的柔性集成框架,定义了框架的主要功能和实现机制,并通过一个水文数据挖掘系统的实验对框架的可用性进行了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