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研制了两套薄膜单轴拉伸装置,一套用于AFM,一套用于SEM.结合数字图像相关法、数字散斑双曝光法和显微标记法,可以实现薄膜微区域变形场的原位检测.运用研制的检测设备分别对1.5μm厚NiFe膜和5μm厚Au膜进行了单轴拉伸实验,获得了检测微区域的变形。
【机 构】
: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FML,北京,100084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制了两套薄膜单轴拉伸装置,一套用于AFM,一套用于SEM.结合数字图像相关法、数字散斑双曝光法和显微标记法,可以实现薄膜微区域变形场的原位检测.运用研制的检测设备分别对1.5μm厚NiFe膜和5μm厚Au膜进行了单轴拉伸实验,获得了检测微区域的变形。
其他文献
本文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全新的,基于摄影测量学单目测量和气动力学动力学方程的测量方法,经实验验证,该方法测量得到的飞行体外弹道和双目测量外弹道相比,坐标轴三方向上的误差相对于投放高度均小于2﹪,符合工程实验要求,本文研究内容具有较强实际意义,为今后的外场弹道测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本文采用先进的现代光测技术,即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gitalImageCorrelationMethod)对修复后磨牙和正常后磨牙在模拟的牙周组织中的位移和应变进行了测试,并比较了二者的差异,该研究充实了数字图像相关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丰富了医学界口腔领域关于桩核修复技术的现有成果。
本文研制了一套可应用于MEMS器件的微尺度测量系统,可以在受载状态下实时检测MEMS器件的面内位移、离面位移和三维形貌,给出了几个典型的MEMS器件面内位移、离面位移和三维形貌的实测结果。
本文首次将傅立叶变换轮廓术(FTP)测量方法应用到冲击、爆轰等力学过程的研究,提出了基于FTP的冲击、爆轰过程的动态三维面形测量方法,从理论基础、过程模拟、动态实验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取得了初步的实验数据及处理结果。
本文对新研制的可控性高加热率加热元件C-C编织灯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C-C编织灯加热器是可控的,现有的C-C编织灯初样热惯性比板栅式石墨加热器的热惯性小了很多,但与石英灯相比还较大。
本文总结了仅根据响应输出进行参数识别的时域分析方法,指出了其特点和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结合一个实际支架结构的宽带随机振动试验结果,研究了该方法的应用,提出了具体应用时算法的改进以提高辨识精度,设计了基于MATLAB环境的程序,结果表明本文对支架结构模态参数的识别是可靠的。
本文首次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DICM),对该连接的弯矩-转角关系进行了测试.根据梁柱及其连接的变形特点,采用基于仿射变换的预定位方法、双三次样条插值、小模板及六变量迭代法,测得了管壁处、加强环边及一倍梁高处截面的弯矩-转角关系,通过该模型实验,验证了数字图像相关方法用于测试钢加强环式连接转角的可行性,并为进一步分析钢加强环式连接的工作性能提供了实验依据。
本文依靠国内的技术力量,研制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自动化三轴试验系统,将大大有助于我国岩土工程技术的发展。
本文对0.4mm厚带单边缺口的硬铝试件进行单轴拉伸实验,采用光学显微拉伸系统记录和观察了缺口周围基于晶粒尺度的微区域晶粒图像,并运用数字图像相关法和微标记点法获得单个晶粒和多个晶粒的变形场,探讨了晶界、晶间相互作用对多晶材料塑性变形的影响。
本文设计和研制了一种能够对微尺度器件或结构进行动态力学性能测量的微散斑干涉平台,完成了微器件中薄膜的热震变形检测,检测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对微尺度结构与器件的动态力学性能进行定量检测,其时间响应将主要取决于图像采集系统的动态采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