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并评估颈动脉和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对冠心病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006例T2DM住院患者行双侧颈动脉及下肢动脉彩超检查,根据彩超结果将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分为0-4级:0级:动脉内膜不厚;1级:动脉内膜增厚或点状钙化,但无明显斑块形成;2级:动脉斑块形成但未造成明显狭窄(动脉直径狭窄率<20%);3级:20%≤动脉直径狭窄率≤50%;4级:动脉直径狭窄率>50%。同时记录冠心病的发病情况及高血压病、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收缩压等多项指标。统计颈动脉与下肢动脉病变分级是否呈spearman等级相关;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颈动脉、下肢动脉斑块形成或狭窄(动脉粥样硬化分级≥2级)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卡方检验分析颈动脉与下肢动脉斑块或狭窄的检出率是否一致;绘制颈动脉、下肢动脉病变分级对冠心病预测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选取动脉病变分级的切点,使其对冠心病预测有最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计算不同切点预测冠心病的敏感度、特异度及阳性、阴性预测值。结果:颈动脉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呈等级正相关,但颈动脉与下肢动脉斑块及狭窄的检出率不一致。本研究中除共同的外周动脉硬化危险因素(年龄、糖尿病病程、男性、脑梗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外,高血压病(OR:1.83;CI:1.16~2.88)、冠心病史是颈动脉病变(CA)≥2级特有的危险因素(OR:2.78;CI:1.56~5.0),而HbA1C≥8%(OR:1.72;CI:1.15~2.57)、糖尿病视网膜病变(OR:1.68;CI:1.08~2.62)是下肢动脉病变(LA)≥2级特有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显示以颈动脉、下肢动脉病变分级及两者分级之和分别预测冠心病,曲线下面积均有意义,以CA≥2级、LA≥2级和CA、LA均≥2级为切点,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分别为74.6%、61.0%、55.2%;特异性分别为55.9%、64.6%、72.8%;阳性预测率为28.6%、28.5%、32.5%。结论:颈动脉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呈等级相关,颈动脉粥样硬化分级越高,下肢动脉粥样硬化越严重。但斑块及狭窄检出率不一致,颈动脉斑块或狭窄形成的患者不一定有下肢动脉斑块或狭窄,反之亦然。造成这种现象可能的原因为不同血管床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不尽相同,并且不同血管床对危险因素的反应也不同。本研究中,高血压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更为密切,而HbA1C≥8%易导致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弱于高血压病。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均可预测冠心病的存在,联合观察颈动脉及下肢动脉病变可提高冠心病的阳性预测率。对于颈动脉或下肢动脉斑块或狭窄的患者,若存在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或有心前区闷痛等症状时,应考虑行冠脉CT检查。若颈动脉、下肢动脉均有斑块或狭窄,推荐冠脉CT检查,对于早期诊断、干预冠心病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