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圈中热压系数的计算及地质意义

来源 :2006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_sea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温度和压力是岩石圈地球动力学中的两个关键参数,两者之间毫无疑义地是相互联系的.研究岩石圈中温度对压力的贡献,将有助于认识岩石圈中所发生的各种地质作用。
其他文献
觉罗塔格构造带位于阿其克库都克-沙泉子断裂带以北、吐哈盆地以南、西起托克逊、东至甘肃与新疆的交界位置,是我国东天山地区重要的构造-成矿带.近年来,在该构造带内又发现了土屋-延东大型斑岩铜矿,成为东天山地质工作的重大突破,受到广泛重视.然而,对于一些重要的基础地质问题,特别是土屋-延东铜矿的成岩成矿时代和整个构造带在石炭纪时的构造背景等存在争议.本文在科技部973项目"中国西部中亚型造山与成矿"的资
新疆东天山康古尔塔格的大地构造背景、成矿地质背景一直是地质学者们长期探索、而又一直存在争议的地质问题,其争议的根本问题在于东天山康古尔塔格地区的基性、超基性岩等是否是蛇绿岩.又因该区特殊的大地构造位置,上述问题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解决本区的成矿地质背景,也有助于正确理解中亚造山带东天山地段的构造演化。本文研究 新疆东天山康古尔塔格蛇绿岩特征及SHRIMP定年。
何谓纳米粒子?尤其是所谓的高品质纳米粒子,从固体物理深入到元素化学领域有四层意思:①个体极小(<<100nm);②大小均一;③功能繁多;④多元物质.鉴于纳米粒子尺度结构嵌入固体内部后,会导致晶体粒子间相互作用,产生高效物理效应和化学行为,形成特殊势能,进而出现高能带和高能带结构.故早在上世纪初,此种现象一经发现就引起自然科学各学科的广为关注.自1977年召开的"International Conf
埃达克岩或埃达克质岩石是国内地学界近年来广泛关注和颇受争议的一个研究课题.随着工作的深入,已经厘定了数十个埃达克质侵入岩或火山岩.对其成因,目前一般认为是加厚陆壳或拆沉下地壳在榴辉岩相或含榴辉石角闪岩相条件下发生部分熔融的结果.大冶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铁铜多金属成矿区,区内主要矽卡岩型和斑岩型矿床与中生代侵入岩有密切的时间、空间和成因联系,因此,对这些侵入岩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岩浆起源、演化及构造环境
近几年来,碰撞后岩浆作用一直是大陆动力学理论研究的热点,而岩浆作用与大陆岩石圈深部过程也一直受到广大地学工作者的重视.本文旨在初步总结安徽沿江地区中生代火山-侵入杂岩和岩石包体的研究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区域中生代碰撞后岩浆活动和壳幔作用过程,以便为完善区域壳幔动力学知识体系提供科学依据。
北山地区位于甘肃西部,西邻东天山,东接阿拉善.甘肃-新疆-蒙古北山地区二叠纪在区域上主要以伸展断陷作用为主,到早二叠世由南向北发育了多条条EW向裂谷-断陷带.柳园地区二叠系主要包含下二叠统哲斯群(P1zh)和上二叠统.哲斯群下组下部主要为灰褐色厚层砂砾岩,灰色砂岩夹砂砾岩以及凝灰岩.在凝灰岩中发现化石,总厚度为951m.哲斯群上组下部为深绿色微晶质细粒玄武岩,再向上为灰绿色中粒枕状玄武岩和微晶细粒
滁县火山岩盆地位于郯庐断裂带的张八岭隆起段的东侧,在构造位置上夹于大别和苏鲁造山带之间,位于华北克拉通和扬子克拉通的边界,是研究深大断裂背景下岩石圈减薄问题的良好样品.本文在对火山岩系统采样的基础上,选取各喷发层位代表性的样品进行了全岩主量元素、微量元素、Sr-Nd-Pb同位素及锆石U-Pb年代学测试。
得益于地震观测和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采用密集流动地震台阵观测天然地震,已成为针对特定目标、获取地球内部结构信息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华北地区地壳上地幔结构地震观测和成像研究的一些新结果。
本文研究拆沉作用(delamination)是地球科学中最令人难以捉摸的问题之一.拆沉作用至少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大洋岩石圈拆沉,与板块俯冲有关;另一类为大陆下地壳拆沉,与板块俯冲无关.大洋岩石圈拆沉作用和下部陆壳拆沉作用的机制是不一样的,所引发的地质效应也不同.许多人认为,拆沉作用必然导致软流圈上升,加热地壳,使之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大量的岩浆.作者认为,这种作用主要限制在大洋岩石圈拆沉.许多人在
蚌埠隆起位于华北克拉通东南部边缘,东邻郯庐断裂带,南邻大别造山带北部的合肥盆地,总体呈东西向带状展布.区内主要出露有古元古代五河杂岩和各种类型的花岗质岩石,包括片麻状含石榴石黑云母花岗岩、弱片麻状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最新的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除位于蚌埠隆起东部的钾长花岗岩(包括磨盘山和庄子里)形成于古元古代外,其余均形成于中生代,依据具体定年结果可将其划分为3期:即晚侏罗世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