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光胁迫对伊乐藻(Elodea nuttallii)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来源 :2007年全国水体污染控制、治理、生态修复技术与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处理体系建设高级研讨、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mhou56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遮光法获得5%、1%、0.5%、0.01%、0.05%全光照共5个不同光照强度的水体,将伊乐藻幼苗移栽于上述水体,观测幼苗生长发育状况,并利用水下饱和脉冲荧光仪(DIVING-PAM)测定其光合荧光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光照强度对伊乐藻幼苗生长发育影响显著;随光强减弱,伊乐藻幼苗株高、叶片数、鲜重增长率显著降低(P<0.01);伊乐藻幼苗的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随光强的减弱而降低,实验第22天时,0.5%、0.01%、0.05%实验组F<,v>/F<,m>值分别为0.60、0.44、0.24,仅为对照组的85%、62%和34%,表明此时伊乐藻幼苗叶片的光合结构PSⅡ已严重受损。弱光导致幼苗吸收光能用于光化学电子传递的份额(q

)减少,第22天时,0.5%、0.01%、0.05%实验组的q

值为对照组的78%、60%、47%;光强减弱导致q显著升高,表明在弱光胁迫下,幼苗接受的光能更多的以热的形式耗散掉。弱光引起电子在光合链中的传递速率(ETR)显著下降,在22天时,0.5%、0.01%、0.05%实验组ETR分别为对照的47%、35%、14%,导致参与CO<,2>的电子减少,光合作用降低。快速光响应曲线测定结果表明,幼苗ETR随光强减弱呈下降趋势,光响应能力随光强的减弱显著下降。

其他文献